父母最關心一定是子女的健康,有部分遺傳病,如果不接受產前基因檢查是很難發現,究竟產前基因檢查對家庭計劃有多重要?
Category: 焦點健康
社恐症狀|影帝都飽受社交恐懼症之苦 精神科醫生提醒家人最忌做2件事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在社會上恆常存在的精神科問題,患者會持續地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恐懼,並且對自己、他人及社交方面都抱有負面思想。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表示,「社交恐懼症患者經常會感到在社交場合中被人監察,擔心自己的緊張症狀會被人發現,令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被嘲笑或譏諷,繼而逃避社交。」
中風後抑鬱症竟係常見併發症 消極態度易導致再度中風
香港被譽為美食之都,但有多少人能夠在各式引人垂涎的美食面前做到飲食節制?飲食高鈉少纖維,缺乏運動,是都市人常見的一些特征,不少人四十歲出頭就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問題,成為中風的高危群組。中風年輕化成為趨勢的同時,香港亦要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上述因素都令中風人數及粗發病率逐年攀升,而中風後的併發症及復康過程也需要了解清楚。
保健專家|健康過節想排毒要護肝!強推護肝保健組合
過時過節,恭祝人身體健康看來是一直合用的一句祝福語。最近我介紹了一個護肝的組合給觀眾作為送禮之選,肝臟的問題向來都是繁忙香港人的核心問題之一,失眠夜睡、壓力以及不檢點的飲食,全部都會耗用肝臟功能。只要肝功能能夠改善,在身體遊走的毒素就能減少。在未知目標受眾的確切健康需求前,建議護肝的策略組合必定合用。說到護肝,到底有什麼保健品可供使用呢?
蘿蔔糕都可當飯食?落鑊前避開1陷阱唔怕肥|註冊營養師羅銘駿
拜年期間、節日聚會,通常都會準備賀年攢盒、派對零食,尤其傳統節日會有不同糕點和賀年食物,如何在節日聚會中吃得健康呢?
癌症治療|摸不到的乳房腫瘤如何治療?治療新技術定位切除癌細胞
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愈早確診愈大機會可以手術根治。但有時乳癌卻會碰見「摸不到的腫瘤」,即檢查已確診病人乳房內有腫瘤,但卻摸不到,因而也不容易定位進行準確的乳癌切除手術。怎麼辦呢?
中西醫協作加入癌症治療先導計劃 2公院先行紓緩化療副作用
醫管局「中西醫協作先導計劃」現今擴展至癌症治療,為正在或計劃接受化療、放射治療的早期癌症病人紓緩治療時副作用。其實,醫管局自2014年起推出「中西醫協作項目先導計劃」,分別在東華醫院、屯門醫院、東區醫院,對三類疾病的住院病人提供中西醫協作治療服務,包括:中風、癌症紓緩、肌肉及骨骼痛症。
中醫養生|報復性捱夜身體要還債!急救脾肝有穴位按摩+茶療
港人已經常捱夜OT、捱夜晚睡、捱夜應酬……加上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有機會釀成失眠,身體疲累、精神變差,甚至令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些問題除了要從戒掉捱夜習慣之外,有需要可做簡單穴位按摩「急救」,改善捱夜後的身心狀況。
中醫療法|3類體質人士屬中風高風險人士 中醫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預防中風
上回提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相當於中醫學的「眩暈」及「中風先兆」範疇,主症為陣發性眩暈,可伴一過性偏身麻痹、癱軟、肢體不受控,甚至昏厥,但呈短暫性,多在1小時內恢復,病情不超過二十四小時。TIA發展為中風的風險高,尤其為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人士更易發作;此類中風高風險人士可歸納為氣虛、痰濕、血瘀體質。
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料明年底啟用 最大中藥房引入自主移動機器人
香港中醫醫院預計2025年底投入服務,選址將軍澳百勝角,預定首年醫院服務以門診為主。正在興建中的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香港中醫醫院,昨日宣布6名核心管理團隊成員任命,香港浸會大學前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出任中醫醫院院長、醫院行政總監 ,即時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