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殺到,天氣變得潮濕焗促,容易使人感到無力疲累,更會犯睏渴睡。中醫認為,潮濕天氣容易令身體積累濕氣,出現濕重,加重脾胃負擔。這個時候最適合飲用祛濕﹑健脾益胃的湯水補一補身體,同時醒腦提神。
Tag: 健康
主動脈瓣狹窄新希望:TAVI開啟全新治療篇章
隨著香港及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位於心臟出口,是所有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的必經之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的主動脈瓣會逐漸退化、鈣化,導致瓣口變窄,從而引發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
好健康靠肝腎|了解肝臟健康:認識常見肝病及其症狀|石黃海醫生
肝臟是位於右上腹部的一個重要器官,它被包在肋骨底下,並且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重量約為1公斤至1.5公斤。肝臟的大小通常會視乎人的高度而有所不同。愈高大的人,理論上肝臟也會愈大。肝臟的主要功能包括解毒、新陳代謝、控制血糖以及製造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降膽固醇 從健康生活開始|心臟科專科醫生伍諾行
大家在享受美食過後,難免會擔心出現「三高」。心臟科專科醫生伍諾行醫生在《健康關梨事》中,為大家簡單介紹高膽固醇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從生活入手,建立健康的習慣。
翻風落雨風濕發作! 3招幫你KO痛症
風濕發作,痛死人呀!老人家常說︰「打風落雨,風濕關節就痛,仲準過天文台!」近日回南天,潮潮濕濕的天氣,不少有關節痛舊患者更感到腰痛、頸痛等,亦所謂「風濕痛發作」。相信不少人受風濕所困擾,究竟它跟天氣有何密切關係?又有何紓緩的方法?
濕重易累好易病!中醫推3大健脾袪濕食療
係時候袪濕喇!現正踏入季節更替的時間,容易受涼,導致生病或不適。上班族要保持精神每日應付繁重工作,除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勤做運動和保持充足睡眠外,還可配合簡單的中醫湯水以增強免疫力,固本培元。今次便跟大家分享在中醫角度如何配合健脾袪濕的食療,調理身體。
逾8成人曾受腰背痛折磨!脊椎復康有效預防反覆發作|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
脊椎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研究顯示高達85%的成年人曾經歷腰背痛。面對這個常見的健康問題,準確區分急性與慢性痛症對於及早對症下藥十分重要,因此醫生需先辨識或排除相關危險信號,再安排適當的檢查及治療。大多數個案屬於非特異性背痛,即難以單憑病歷及問診判斷腰背痛的來源,需要通過詳細評估和檢查以確定成因。臨床上,除了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不僅能有效緩解症狀,更可預防問題復發。
甲狀腺結節可以摸得到!頸前凸腫塊可致呼吸困難
甲狀腺是位於前頸甲狀軟骨下方,一個呈蝴蝶形的內分泌腺體。外科專科醫生陳永康表示,甲狀腺組織有時會出現不正常增生的腫塊,稱為「甲狀腺結節」(Thyroid Nodules),根據形態大致可分為囊腫性、實體性或混合性結節,而根據病理則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結節 (甲狀腺癌),因此必須小心檢查處理。
中西醫結合治流感攻略!流感病人分3類、5穴位緩解鼻塞/頭痛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比傷風、感冒嚴重得多!本港自一月初進入流感季節,衞生防護中心在2025年首四周已錄得199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流感個案,較上一流感季節同期的127宗為多。一項香港的調查顯示,25%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患者會向中醫求診,而36.2%則會尋求西醫的幫助,換言之,超過一半的患者可能會選擇自行康復。醫生提醒,流感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切忌輕視流感!
電子產品滲入兒童學習與運動 專家助學生護眼提升視覺功能
數碼學習盛行、AI發展迅速,兒童的視力健康受到更大挑戰!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最新研究,香港兒童的近視患病率已達到歷史新高,特別是在疫情後,六歲兒童的近視率從疫情前的13.9%上升至25%,增幅近一倍。除了近視問題,其他視力問題包括:遠視、散光、斜視,以及不同類型程度的動態視覺障礙視力問題,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和運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