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特別多人有腸胃病,原來從中醫角度看,飲食失調是腸胃炎的元兇。任何人士也可能中招,惟要特別注意兒童、年長者、以及合併多種慢性病的患者。劉芷寧中醫師提醒腸胃炎病患應注意3大基本飲食原則,切勿暴飲暴食,閒時亦可按穴位疏通,紓緩腸胃不適。
Tag: 中醫
中西醫結合治流感攻略!流感病人分3類、5穴位緩解鼻塞/頭痛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比傷風、感冒嚴重得多!本港自一月初進入流感季節,衞生防護中心在2025年首四周已錄得199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流感個案,較上一流感季節同期的127宗為多。一項香港的調查顯示,25%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患者會向中醫求診,而36.2%則會尋求西醫的幫助,換言之,超過一半的患者可能會選擇自行康復。醫生提醒,流感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切忌輕視流感!
時令養生|立春茶飲對抗反復天氣 10分鐘助你溫肺健脾、理氣化痰
「立春」象徵着春天的來臨,天氣開始回暖,但在「立春」期間陽氣初生,乍暖還寒,早晚溫差比較大,我們應該注意保暖,洋蔥式的穿搭,可以隨時按天氣變化而加減。何慧欣中醫師建議使用茶飲幫助調理身體。
中醫調理|長壽健康「活到120歲」中醫點出2大養生關鍵
人人都希望延年益壽,長命百歲不夠,最好「活到百二歲」,有可能嗎?註冊中醫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確實是有可能的。
中醫調理|中醫4大療法治坐骨神經痛 筋骨失養可靠敷貼針灸通經絡
坐骨神經痛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病,主要成因是因爲腰椎與骶椎的神經線,被腰椎與骶椎的結構性變化(如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腰椎移位等)壓住而引起,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沿坐骨神經部位放射,常由腰、臀部直達大腿、小腿後外側及外踝處至足背外側,多呈陣發性灼痛或刺痛,而坐骨神經痛以單側多見。
中醫調理|長者抑鬱成社會隱形危機?食療+穴位+OO疏肝解鬱
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長者的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約5%的成年人罹患抑鬱症,而中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在香港,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發現,約12%的長者經常感到抑鬱或孤獨。隨著人口老化,這一問題可能進一步惡化。
中醫調理|冷鋒襲來易誘發面癱 中醫醒自推手法助復原
面癱主要可分為中樞性及周圍性兩種。中樞性面癱是發生於中風時出現的症狀,除面癱外,患者多數伴有其他症狀,如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但本文暫不討論。今次主要集中介紹的是周圍性面癱,亦即西醫學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痺,或稱為貝爾氏面癱。
中醫調理|寒底人怕凍易冷病 中醫提醒想祛寒氣唔止食薑!
2025年快到了,轉眼又是農曆新年,這段時間可能很多朋友都忙於研究來年運程,但同時又是冬天,若本身屬「寒底」——寒性體質的人士,會更容易怕凍、流鼻水,怎麼辦呢?
中醫調理|艾灸養生=長壽秘訣?中醫推艾灸療法延緩衰老、防病
隨著醫學進步,人類壽命延長,社會逐漸步入老年化,因此老年人的生活及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有謂︰「預防勝於治療」,在傳統中醫學中,不少古籍都對如何延緩衰老及防治老年病的方法有具體的描述,通過閱讀這些著作,將對當今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中醫調理|想減肥又食極唔停?中醫教你消胃火、減心魔
很多減肥人士一說到要忍口都頭痛,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管不住嘴?明明大家都吃同一份量的飯菜,但有些人吃一半就飽了;有些人吃完還不夠飽,要「加底」、甚至還再吃一輪小食才夠飽。倪詠梅註冊中醫師表示,撇除體型分別、運動量消耗不同的因素之外,「食極唔飽」的減肥失敗致命原因,與「胃火」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