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彪校長直言雖然校舍空間有限,但卻無學生的潛能發展,他們將資源更有效地運用,將用處發揮到極致,歷年來培育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校友,其中跳馬王子石偉雄便是其中一個出色的例子。
Tag: 本地升學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 拒絕工廠式教育 讓學校百花齊放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除了讓學生學習西班牙文,更設有一個超巨型的專業廚藝室,同學們不單只可以學得一手好廚藝,更可以活用外語於課堂上。訪談中,阮愛馨校長更提及小學曾遇不快的經歷,幸受1位恩師啟發重拾自信,由沉默寡言的女孩子蛻變成一位熱愛教育的校長。
2025升中攻略 | 升中自行分配學位及直資學校申請注意事項
踏入2025年1月,即代表中學自行分配學位申請遞交表格的日子又來到,家長應該如何部署呢?由於在自行分配學位機制下,每位家長只可為孩子遞交兩間學校的申請,分別為選校次序一的學校(首選)及選校次序二的學校(次選),有朋友擔心孩子最後獲得的是次選學校,所以打算只遞交首選學校的申請表格,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獲得首選學校學位後,便失去次選學校的學位選擇。作為過來人的筆者,則認為無論如何,首選及次選的申請表亦應一併遞交,以下將與大家分享自行分配學位及直資學校申請的十大注意位。
中華基金中學 讓老師帶領專題研習 善用AI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踏入21世紀,培育人才除了講求學術成績,更需要學生具備解難及協作等共通能力。何廸信校長透過Project Base Learning,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師生上下保持探索精神,明辨是非,擴闊視野。訪問中更有提及育兒貼士,認為父母應讓子女多觀察,時刻保持探索精神。
迦密主恩中學 特設校本「英語課程」 進行任務式學習
徐家賢校長曾為迦密主恩中學的轉校生,訪談中提及當時幸運遇上兩大恩師,讓自己在資源匱乏的成長環境下,仍能獲得充足的學習支援,順利考上大學,成為校長回饋母校。擔任校長後,他積極推廣英語學習,不但設校本「英語課程」 ,亦定期舉辦課後英語活動,讓學生多練習英語。除此之外,他更舉辦家校活動,讓家長擁有健康身心靈,務求讓學生能夠在充滿關懷的環境下學習。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善用課時推行跨學科活動 培育學生讀得玩得好品德
温志揚校長讀體育出身,曾為追求理想不惜放棄香港神科建築系。他對自己喜歡的事堅持到底,由體育老師變成校長,期望透過自身經歷感染學生,讓他們也敢於為夢想勇往直前。為了裝備學生,學校提供多元活動,讓學生展現才能,同時訂立不同主題培養學生品德。
英華書院陳狄安校長 視家長為同行者 推動英華價值觀 未來望繼續善用直資優勢 擴闊學生視野
英華書院陳狄安校長,同為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訪談中除了提及學校的特色發展,更談及家庭教育及育兒之道,並建議家長選校時可考慮學校背景及子女的性格是否匹配。作為直資學校議會主席,他表示期望直資能擔當先行先試的角色,往後能讓更多學校擁有直資特色。
培僑小學 吳佳筠校長帶領優秀教師團隊 打造創意特色課程 屢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吳佳筠從商一年,毅然投身教育界,由一位商界女強人變成一位小學校長,鍾情研究課程設計的她,更一手一腳打造視音體藝課程,成功培育一位出色男藝人校友!校長強調學校擁有優秀教育團隊,透過老師們的專業與努力,讓學校共奪9項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更成為香港唯一一間中英數三大主科皆獲獎的小學。
雅士圖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 魔法校園Magic Day施展快樂學習的魔法 激發學習新動力
雅士圖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近年深受家長熱捧,是家長眼中的Happy School。不過,胡善盈校監卻說:「學校著重學生愉快學習,會安排多元化學習體驗活動給學生從探索過程中學習,靈活地學會了更多知識。同樣學校亦著重學生的學術能力,畢竟我們仍然需要以學生長遠升小後銜接去仔細考量,因此課程編排上以國際標準劍橋小學英語考試和GAPSK普通話水平考試為標準,結合校本課程,為幼兒學習打好學術根基。」經過雅士圖校監的分享,再檢視該校雙語教學環境及優異升小成績,筆者對雅士圖的學生有新的解讀:玩得又讀得!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提供多個展現自我的機會 培養學生追夢的勇氣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歷年來培育多位藝人校友,全部都有出色的成就,新一代更有港姐冠軍莊子璇、Collar阿Day、演員游嘉欣。除了有螢幕前勇於追夢的年青人,更成就學界運動健將,打造了一隊連續24年稱霸荃離區的超強學校男子田徑隊,今集植文顯校長將於《教育+校長室》公開培育人才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