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特別多人有腸胃病,原來從中醫角度看,飲食失調是腸胃炎的元兇。任何人士也可能中招,惟要特別注意兒童、年長者、以及合併多種慢性病的患者。劉芷寧中醫師提醒腸胃炎病患應注意3大基本飲食原則,切勿暴飲暴食,閒時亦可按穴位疏通,紓緩腸胃不適。
Category: 幾時傾養生
時令養生|回南天相對濕度100%風濕發作易肚瀉 4款祛濕食療健脾益胃
回南天殺到,天氣變得潮濕焗促,容易使人感到無力疲累,更會犯睏渴睡。中醫認為,潮濕天氣容易令身體積累濕氣,出現濕重,加重脾胃負擔。這個時候最適合飲用祛濕﹑健脾益胃的湯水補一補身體,同時醒腦提神。
時令養生|立春茶飲對抗反復天氣 10分鐘助你溫肺健脾、理氣化痰
「立春」象徵着春天的來臨,天氣開始回暖,但在「立春」期間陽氣初生,乍暖還寒,早晚溫差比較大,我們應該注意保暖,洋蔥式的穿搭,可以隨時按天氣變化而加減。何慧欣中醫師建議使用茶飲幫助調理身體。
中醫養生|轉季濕度下降常乾咳 中醫推3潤喉養聲茶飲
夏末初秋,踏入轉季時分,咽喉容易乾燥,加上快要迎接中秋,大家亦有各式慶節活動,大量機會進食煎炸熱氣食品,繼而出現熱氣上火、喉嚨乾燥、聲沙咳嗽等症狀。中醫師特別推介以下幾款保健茶飲給大家潤喉止咳養聲,對抗「秋老虎」燥氣上升。
中醫調理|網傳勁減30公斤茶飲人人見效?中醫點醒減肥人士先做1件事
每次減肥往往都因為自己不夠定力,失敗告終?口痕作怪又想找到減肥捷徑是不是沒可能呢?今次邀請了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一下中醫的減肥之道,網上流傳有效的減肥飲食法又有多少個真的健康又有用?
時令養生|中秋做節易食滯攪壞腸胃 必袋中醫3款開胃消滯茶防積食
談到食滯腸胃,總是預防勝於治療。大時大節,大家總會忍不住要放肆地吃喝玩樂,節日過後就容易感到腸胃「滯住滯住」。食滯了,不是不吃東西就會沒事,隨時食滯變食積。即看中醫如何用健康茶飲防治消滯,保護腸胃健康。
不煙不酒竟「鬱」出病?2類常見癌症與情緒抑壓大有關係
好多病人經常問:「不食煙不飲酒,究竟為什麼會生癌症呢?」又有時聽人講起「呢啲病可以鬱出嚟」,究竟情緒問題是不是真的會引發癌症呢?西醫角度而言,並無確實的說法,但在中醫角度而言,的確過度的情緒或心理問題,長期累積會引起疾病、甚至引發癌症——正是中醫所說的「七情致病」。
時令養生|曬完太陽出斑又甩皮 中醫大推曬後消暑護膚6法寶
炎炎夏日,個個人都對太陽避之則吉,但曬太陽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想曬得健康,防曬十分重要。今次邀請了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一下中醫的防曬法寶,亦有防中暑的急救穴位。準備好防曬措施,在夏日戶外盡情與陽光玩遊戲!
中醫養生|湯水、涼茶日日飲可袪濕?中醫提醒4類人越飲越虛
踏入多雨時節,家裡總會特別多湯水。不少人每天飲不同的袪濕湯水,飲得整肚水!除了湯水,還有什麼日常袪濕方法呢?今次有請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全面袪濕攻略。
中醫養生|水腫象腿揭露呢個器官極虛!中醫1美腿妙招助袪濕
炎炎夏日,女生都愛展露一下美腿,但偏偏香港夏天濕熱,容易水腫,成為香港女生常見煩惱!今次邀請了兩位註冊女中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討論一下夏天最煩惱的水腫肥胖問題,了解一下怎樣一邊調理身體,一邊排走濕氣,踢走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