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留意日曆的話,便會知道快進入廿四節氣的處暑(8月23日)。處暑代表天氣開始由熱轉涼,早晚溫差較大,空氣濕度亦逐漸下降,喉嚨乾、有幾聲咳,都是好正常出現的身體反應。在中醫角度,此節氣常伴有疲勞感,即所謂的「秋乏」,養生之道在於潤肺。
Tag: 時令養生
流感肆虐早打針早預防 一文看清兩大流感疫苗注意事項
流感持續肆虐!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流感速遞最新監測數據(截至2024年7月17日)顯示,整體流感活躍程度與上周相若,流感相關入院率仍高於基線水平,香港現時仍處於流感季節。接種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有其重要性,2024至25季度流感疫苗接種計劃預計將於9月展開,幾時打針可收最強保護?選擇流感疫苗要注意甚麼?
時令養生|曬完太陽出斑又甩皮 中醫大推曬後消暑護膚6法寶
炎炎夏日,個個人都對太陽避之則吉,但曬太陽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想曬得健康,防曬十分重要。今次邀請了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一下中醫的防曬法寶,亦有防中暑的急救穴位。準備好防曬措施,在夏日戶外盡情與陽光玩遊戲!
時令養生|中醫拆解水果寒熱屬性 1種屬性水果人人啱食最溫和
我們常聽老一輩說:「榴槤好熱氣、芒果好濕熱、西瓜好寒涼!」,其實源於中醫智慧。中醫會將水果分為「寒、涼、溫、熱」四性,而介乎寒熱之間的稱為「平性」。中醫將水果分為四性,可以讓不同體質的人選擇適合自己吃的水果,這樣就不怕吃錯水果,使身體出現不適了。
中醫養生|湯水、涼茶日日飲可袪濕?中醫提醒4類人越飲越虛
踏入多雨時節,家裡總會特別多湯水。不少人每天飲不同的袪濕湯水,飲得整肚水!除了湯水,還有什麼日常袪濕方法呢?今次有請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全面袪濕攻略。
天灸療法唔係人人啱 中醫:有呢五類病咪試!
相信很多香港市民近日已經留意到有不少中醫診所推出年度的「天灸」宣傳活動。究竟甚麼是「天灸」呢?做「天灸」有甚麼好處和注意事項呢?
夏日養生都要避寒? 消暑記住要「三避」
熱到爆!醫管局曾在網上平台發文指出,消暑有「三避」,其中一個就是避寒!大家沒有眼花,熱到爆為何還要避寒?其實避寒是指避免身體攝取過量的寒氣,例如開大冷氣、狂飲凍飲等,否則會好傷身,影響健康。除了避寒外,另外「兩避」又是甚麼?
中醫養生|夏天常食雪糕凍飲超傷脾胃 中醫推介4款消暑解渴飲品
夏天人人都愛飲凍飲、吃雪糕等生冷飲食,過過口癮,消暑降溫。但究竟中醫為何總是勸人少飲凍飲?中醫師指,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而且消化功能也會隨之變弱,故此,中醫建議夏天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欲為目的。今次請中醫介紹一下具消暑保健之效的食物或飲品。
冬瓜消暑唔係人人啱 兩類體質恐食到瀉
近日氣溫高企,有何解渴消暑好方法?從廣東家常菜「冬瓜盅」可見,傳統文化有著夏天一定要吃冬瓜的理解,借冬瓜鮮甜多汁,生津解渴,又能消暑,作為慰勞各位烈日下辛勤勞動的家人。而這個傳統,又是否有中醫立論呢?
時令養生|夏天唔戒凍飲搞壞脾胃 中醫教自製3款健脾消暑涼飲
夏天熱辣辣,誰不愛喝些凍飲消暑降溫?但在中醫角度,喝太多凍飲絕對不是好事!但如果要戒凍飲,夏天還有什麼消暑飲食呢?陳綺琪中醫師為大家分享3款不同口味的消暑涼飲,簡單又好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