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集《教育+校長室》「直資系列」,帶大家認識創校25年、位於旺角的直資英文中學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這所學校有不同國籍的學生,學校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學生習慣在校內以英語溝通,學校放手給學生嘗試不同東西,給學生發光發亮。在訪談中, 莫一帆校長分享這間學校如何成為Future School,裝備學生迎接未來的挑戰。這所學校每年收生競爭激烈,莫校長會分享升面試秘訣。
Tag: 升中
升中面試唔想大腦一片空白?5大題型要準備充足
我們都希望能夠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讓孩子未來能夠成功。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 Kwok分享如果家長每天跟孩子做3件事,就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 拒絕工廠式教育 讓學校百花齊放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除了讓學生學習西班牙文,更設有一個超巨型的專業廚藝室,同學們不單只可以學得一手好廚藝,更可以活用外語於課堂上。訪談中,阮愛馨校長更提及小學曾遇不快的經歷,幸受1位恩師啟發重拾自信,由沉默寡言的女孩子蛻變成一位熱愛教育的校長。
2025升中攻略 | 升中自行分配學位及直資學校申請注意事項
踏入2025年1月,即代表中學自行分配學位申請遞交表格的日子又來到,家長應該如何部署呢?由於在自行分配學位機制下,每位家長只可為孩子遞交兩間學校的申請,分別為選校次序一的學校(首選)及選校次序二的學校(次選),有朋友擔心孩子最後獲得的是次選學校,所以打算只遞交首選學校的申請表格,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獲得首選學校學位後,便失去次選學校的學位選擇。作為過來人的筆者,則認為無論如何,首選及次選的申請表亦應一併遞交,以下將與大家分享自行分配學位及直資學校申請的十大注意位。
中華基金中學 讓老師帶領專題研習 善用AI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踏入21世紀,培育人才除了講求學術成績,更需要學生具備解難及協作等共通能力。何廸信校長透過Project Base Learning,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師生上下保持探索精神,明辨是非,擴闊視野。訪問中更有提及育兒貼士,認為父母應讓子女多觀察,時刻保持探索精神。
迦密主恩中學 特設校本「英語課程」 進行任務式學習
徐家賢校長曾為迦密主恩中學的轉校生,訪談中提及當時幸運遇上兩大恩師,讓自己在資源匱乏的成長環境下,仍能獲得充足的學習支援,順利考上大學,成為校長回饋母校。擔任校長後,他積極推廣英語學習,不但設校本「英語課程」 ,亦定期舉辦課後英語活動,讓學生多練習英語。除此之外,他更舉辦家校活動,讓家長擁有健康身心靈,務求讓學生能夠在充滿關懷的環境下學習。
英華書院陳狄安校長 視家長為同行者 推動英華價值觀 未來望繼續善用直資優勢 擴闊學生視野
英華書院陳狄安校長,同為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訪談中除了提及學校的特色發展,更談及家庭教育及育兒之道,並建議家長選校時可考慮學校背景及子女的性格是否匹配。作為直資學校議會主席,他表示期望直資能擔當先行先試的角色,往後能讓更多學校擁有直資特色。
將軍澳香島中學 自創校本課程 : 六自主題教育 配合時代轉變回應社會訴求
今集《教育+校長室》「直資系列」,帶大家認識一下位於西貢區的將軍澳香島中學。鍾堯基校長重視學生需要,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但因應學生需要調整考試時間安排,為了締造正向健康的校園,更親身落水參加「校長健步足球隊 」,身體力行影響學生。作為一間年輕直資學校,當然也不乏充滿活力與創新的課程,將STEAM融入藝術與品格教育之餘,未來亦會發展智慧校園及航天科學課程!
想孩子順利考入心儀中學 小四開始就要做好呢件事
時光飛逝,又到了11月,各位小六媽媽應該開始緊張起來了,其實不止小六媽媽,筆者認為所有高小的爸爸媽媽也應該留意一下,我們不是等到小六,又忙於呈分試,又忙於填申請表才「臨急抱佛腳」地焦急起來,而是如筆者般早有準備,從小四開始就聽講座。我覺得家長要多聽講座,才能找出那些中學是孩子「那杯茶」。
馮盈盈零經濟及商科底成功考獲CFA Level 1 當年DSE 28分入港大
憑「貼地」、「大膽」言行舉止出位的港姐馮盈盈,近年一邊讀碩士,一邊發展演藝事業,曾於社交媒體分享3個速讀秘技,教大家如何輕鬆閱讀5本書,難怪她當年在DSE考得28分佳績,成功入讀心儀科目港大食品及營養學系。雖然讀得書,但選港姐入行後,參與拍劇兼主持等幕前工作,其實也非一帆風順,曾因批評及工作壓力而導致情緒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