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培英中學一項傳統活動薪火相傳 凝聚逾200師生校友參與

沙田培英中學一項傳統活動薪火相傳 凝聚逾200師生校友參與

沙田培英中學創校歷史悠長,擁有優良傳統文化,其中英語音樂劇更是學校的傳統活動,是培英人的身份象徵。主持人KK與沙田培英中學朱嘉添校長和王國棟副校長在《教育+校長室》大談學校歷史發展,更預告未來一大發展新突破。

承傳優良傳統

朱校長剛剛履新時候,王副校長可說是其得力助手,王副校長在2002年加入沙田培英中學,本身是校友。當朱校長上任後,兩人合作繼續發揮培英傳統。

培英歷史悠久,擁有優良傳統,培英肇始於廣州,由美國長老會那夏禮牧師於1879年創立,沙田培英中學在培英體系第100年創立,沙田培英中學積聚了許多培英優良特點。「英」與「鷹」同音,鷹代表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氣勃勃、充滿活力,故以「鷹」為校徽。「白」是象徵純潔、誠實、公正和光明,「綠」是代表青年、朝氣、有為和負責,稱之為「白綠精神」。

沙田培英中學-英語音樂劇-傳統-學校發展1
沙田培英中學校舍舊照。

王副校長表示:「白色襯衫和綠色西褲的校服在香港來說是很獨特的,都蘊含培英元素,也與內地培英和華富邨的培英中學一致,都是在體現我們的培英精神。」四所培英延續傳統精神,不論學生、畢業生或老師,都體現「白綠一家親」。

沙田培英中學-英語音樂劇-傳統-學校發展5
男生校服是白色襯衫和綠色西褲。

沙田培英中學-英語音樂劇-傳統-學校發展4
校服體現「白綠精神」。

全校策劃英語音樂劇

朱校長認同在培英上任不久,已感受與各持份者,包括校董、老師、學生、家長和校友,充誠合作和友善一面。他們願意向他分享培英的歷史、學校發展的不同軌跡,朱校長形容「很快就入局」,很快便了解學校和學生的特質,讓他可在優良傳統之下發展學校。

學校的傳統特色之一就是兩年一屆的英語音樂劇,參與的學生人數達200人以上,由創作劇本到創作樂曲、填詞,到演出安排,乃至彩排、道具、場務、票務、化妝全部由師生一手一腳參與,這個傳統是前任校長邱藹源女士在1998年開始推行英語音樂劇,此後兩年一屆,迄今演出第11齣,2024年7月將有新一齣上演。

讓學生各展所展

沙田培英中學-英語音樂劇-傳統-學校發展6
培英師生互動。

製作英語音樂劇正配合辦學宗旨「Let Our Students Shine」,王副校長解釋:「學校有不同的學生,各有不同的能力,有些可能英文好、有些可能音樂或藝術好、有些人演戲好,他們總可以在找到一個崗位去發揮。」

雖然音樂劇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但王副校長認為「No pain no gain」,各人所付出的努力帶來果實累累的成果,「這個傳統凝聚了校友,現在公演的英語音樂劇,有第一屆的男女主角回來一起看,歷屆學生導演如果抽空也會回來給予意見,我們的戲劇老師也曾是音樂劇一員,畢業後在演藝進修,又在戲劇界工作,後來返回母校發展戲劇教育。」

科技元素結合戲劇傳

讀電腦出身的朱校長,計劃把科技元素結合戲劇傳統:「我們一定要在這個傳統之上加入一些新元素,例如提升禮堂設備,加上巨型電子螢幕作為背景。除此之外,我們現正探討將音樂劇部分元素放上虛擬世界,即是所謂的元宇宙,即使不是主角,也有機會在元宇宙做主角,或者身在遠方,也可以參與得到。 」

無限創新 突破自我

沙田培英中學-英語音樂劇-傳統-學校發展2
籌備音樂劇是幾代培英人回憶。

在籌辦第12齣劇目的過程中,其中一個困難是需要新點子,王副校長憶起一個深刻的印象,學生希望在台上有水簾效果,一位擅長木工和電工的工友、電腦老師、學生合力設計了一個裝置,透過電腦控制營造水簾效果。他認為突破自己是不容易,怎樣加入新元素,如舞台設計、燈光效果、音樂創作等,創新成為他們的推動力,令師生保持熱情。

音樂劇是培英人一個集體回憶,所以老師滿有熱誠參與這事,繼續將這個傳統延續下去;音樂劇亦成為校友和同學之間一個很美好的回憶。除了師生,家長亦有份參與製作大量戲服,當中的付出都是無償,大家十分同心。

跨年學習歷程 締造美好回憶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校方為音樂劇作了做了很多跨年工作,例如課堂加入戲劇元素,此外邀請校友指導同學排戲、跳舞等等,是一個一年以上的學習歷程。

除了戲劇外,學校有大大小小的活動,如學會、學校資訊日或午膳時間的活動,由學生安排和統籌,學校希望給他們嘗試做領導的角色,朱校長表示,「學生搞活動一定有一些錯誤,老師都很包容,很給機會他們,亦引導他們搞活動的時候多些思考。」

圖片:沙田培英中學提供
撰文:周僖婷
責任編輯:侯聖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