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朗母校林大輝中學 兩大發展項目超出色

張家朗母校林大輝中學 兩大發展項目超出色

林大輝中學是體壇的精英搖籃,出產不少香港代表隊的人選,包括奧運金牌得主張家朗、空手道「一姐」劉慕裳等,傑出的體育成就以外,學校的時裝設計與藝術發展水平亦是超水準,今集《教育+KK校長室》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陳狄安主席與主持人KK.Hou,向林大輝中學郭劍輝校長了解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

重視全人發展 主打體育藝術

郭校長表示,林大輝中學在創校時的辦學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多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尤其在體育、藝術和時裝設計方面是他們重點培育的領域。「為此,學校在課程內外做了很多不同的配合,一方面提供有天份的孩子發揮所長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讓其他同學有機會接觸並培養對這些領域的興趣。」

該校在初中設有加強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課程內容。例如,對於對體育、時裝設計或美術設計有興趣或天份的學生,學校安排了額外的課時,讓他們能夠在這些領域有更多的發展和尋找自己的方向。

陳主席認為直資計劃為學校帶來了一些彈性,他觀察到香港不少學校都在體育和藝術發展方面有所努力,但林大輝中學在這方面的表現十分出色,甚至超出了教育界的期望。他相信這得益於該校在初中和高中課程中的培育工作。「辦學不僅僅是提供課程,還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就像一般中學難以滿足學生成為精英運動員或專業運動員的培訓需求,而林大輝中學在這方面的安排令他欣賞。」

因應學生興趣 彈性調節課時

林大輝中學-直資-辦學理念-體育-藝術6
學校女子籃球隊。

郭校長說,辦學團隊早在開始時就意識到在香港,有運動天分的學生很難兼顧學業和運動專業訓練。過去,他們曾看到一些學生放棄學業,專注於體育發展。學校創造了一個有利於學業和運動發展的環境,並在課程上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他表示,「在2016年,我們與體育學院合作,開展了一個夥伴學校合作計劃,讓全職運動員體育可以同時兼顧學習與緊湊的比賽和訓練,我們為那批學生度身訂做特別的時間表和上課安排,包括在體院訓練時數以外時間,特別安排正常課堂;若學生經常出外集訓或比賽而錯過上課機會,我們會有遙距上課安排,也提供補課、補習、功課輔導,讓他們可以跟上學習的節奏。」

特別學習配套 兼顧學業興趣

林大輝中學-直資-辦學理念-體育-藝術7
林大輝中學學生在體院接受訓練。

學校也特別加強跟學生個人照顧,班主任單對單跟進學生學習計劃的需要,了解他有沒有錯過哪些課目、哪些課目需要配套,從而作出跟進安排。除此之外,考測安排特別為那批學生而設,讓同學在比賽完之後回來,可以安心考試。該校過去有不少成功例子,學生完成了高中課程,同時在他專業的發展路上不受影響,之後更升上大專院校繼續學業,郭校長形容這個計劃是「魚與熊掌,兩者兼得」。

郭校長說直資中學的任務之一,亦是該校的任務和辦學使命,「就是希望充分利用我們的資源幫助學生得到最大的得益。」

貫徹辦學理念 強化美術訓練

林大輝中學-直資-辦學理念-體育-藝術2
學生為時裝設計比賽努力。

除體育發展外,時裝設計亦是林大輝中學其中一個重點發展,郭校長說:「在時裝設計方面,我們刻意營造氣氛,因為我們的校監林大輝博士出身於時裝工業,所以他希望在辦學時有這方面特色,希望學校透過時裝美術設計,讓學生在創意和時裝發展有更多認識。」

校方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配套,包括美術強化訓練,在初中每星期設有特別課,讓這些學生選擇加入;課程以外,提供許多課外活動,較特色的是該校年度盛事——時裝設計比賽,所有同學都有機會參與,他們由時裝設計、採購物料、製作成品,甚至做模特兒。

郭校長說:「在全人教育裡面,我們希望學生有全面發展,美術、創意是一個持久而能夠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所以時裝表演也好,藝術設計也好,都是一個工具,最重要的是鍛鍊學生的創意。」

配合時代需要 擴充學習設備

林大輝中學-直資-辦學理念-體育-藝術3
學校擴建新翼。

學校硬件上推陳出新,原本在十幾年前籌建的新翼,內在標準室內體育館、恆溫泳池、飯堂,隨著學生需要變化,校方在兩年前把新翼擴建,變成學習資源中心,讓學生閱讀、小組討論、聽講座,取代傳統圖書館的功能,同時接軌大專院校的學習方式。


在學校的發展上,校方認為創意科技是必須走的路線,同時配合學校全人教育的辦學特色,所以校方建設創意科技中心,內有多媒體工作室、電視台設施,讓學生體驗做主播、採訪、拍攝的工作。創意科技中心另有電腦室、人工智能學習室。校方同時在課程作出配套,初中課程在兩年前已經加入人工智能、編程、設計思維,不單培養學生的創意科技技術,而且是共通能力,令他們終身受用。

林大輝中學-直資-辦學理念-體育-藝術4
校園電視台。

林大輝中學-直資-辦學理念-體育-藝術1
學習資源中心。

鼓勵共同進餐 培養社交能力

學校重視學生學科知識和能力外,還重視社交能力,因此在兩年前擴建的時候,把原本的小飯堂擴建成大飯堂,容納全校一半學生共同進餐,郭校長認為學生社交上,很需要一個平台,共同進餐的環境可以提高學生溝通能力。

圖片:迦密中學提供
撰文:周僖婷
責任編輯:侯聖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