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媒報導,有病人在體檢中心接受檢查後,預繳了數萬元的六十次脊醫療程,及後未得到妥善服務,該投訴人經傳媒協助下取回部分費用。脊醫王俊華指出,香港脊醫管理局有專業守則,規管有關套餐式服務或預繳計劃,病人在付款前需要深思所需,並且尋求專業意見。
Category: 健康+
大眾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專業、貼心健康內容,把不良健康因素控制於預防層面,和大家一起遠離都市亞健康。
肝腎虛耗致男士脫髮 中醫推2招養好髮
不少男士都受脫髮所困。從中醫角度,「髮為血之餘」,頭髮生長,與肝、腎、血都有關。中醫認為頭髮的生長有賴一生之血的滋養,若是血氣不足,不能濡養,就會出現脫髮情況。肝腎的虛耗與脫髮關係更密切,如睡眠不足導致腎精虛耗、壓力大而見肝火旺,房事過度的腎虛等亦會加劇脫髮情況。
富貴險中求 頭暈頭痛中風先兆!|自然醫學博士吳錞銦
富貴包這名字聽起來優雅,但事實卻並不美好。當你在街上看到頸部後方腫起包塊的人時,可能會以為這沒什麼大問題。但作為一名自然醫學博士,我總是忍不住「職業病」上身,想提醒他們:這座「睡火山」其實是潛在的健康隱患。
ADHD學童學習攻略|養和醫院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黃勵燕醫生
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倘若小朋友患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父母更面臨重重挑戰。當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行為難以捉摸,家長或許會感到無力,甚至影響親子關係。然而,這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背後往往是孩子努力適應與渴望被理解的訊號。從理解ADHD學童的獨特需求出發,父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促進親子間的信任與連結,幫助孩子在學習路上穩步前行。
熱天識避寒=養好生 一文睇清夏日保健要訣
熱天消暑要識「避寒」!大家沒有眼花,夏天養生確實要避寒!冬天就經常聽到要避寒,為何夏天都有此需要?避寒的意思是指炎夏不要攝入過多的寒氣。醫管局曾在網上平台發文指出,消暑有「三避」,除了避寒外,另外「兩避」又是甚麼?
1隻糭=3碗白飯? 4招避開致肥地雷
端午節將到,大家總會品嘗一下糉子應應節。不過糭子屬極高卡路里的食物,不宜進食過量。此外,糉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當中的澱粉性質比白米更難消化,加上餡料高油高鈉,食用過量有機會引致腸胃問題。多種常見種類的糭子卡路里有何分別?怎樣吃糭子才符合健康之道?那些病患人士必須要慎食?貯存及烹煮糭子又要注意甚麼?以下為大家逐一講解。
當拇趾外翻不只是美觀問題——從足部到全身的深層隱患|自然醫學博士吳錞銦
不少人或許會認為拇趾外翻只是愛美女性的困擾,但這個看似小小的足患,影響卻比想像深遠。演員鄧麗欣從10歲就開始受拇趾外翻困擾,不僅影響日常運動,還導致腰背疼痛,即使嘗試物理治療也未能徹底改善,說明了拇趾外翻絕不是一個純粹的美觀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健康隱憂。
運動有利自閉兒發展 提升專注/調適情緒/服從指令
隨着越來越多兒童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以及讀寫障礙,社會各界人士對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的關注度也隨之而提升。這些特殊需要不止影響了兒童的學習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參與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研究顯示,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參與運動及體力活動的時數,遠低於其他同齡兒童。到底應如何鼓勵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才會多參與運動及體育活動呢?
破解骨質疏鬆五大迷思|骨科專科文浩然醫生
骨質疏鬆是一種普遍但常被誤解的疾病,許多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受影響,甚至與關節退化混為一談。事實上,骨質疏鬆可發生在不同年齡層,對健康影響深遠。隨著年紀老化,骨質雖然會慢慢流失,但若能打破迷思,建立正確的保健觀念,仍能有效地降低骨折及相關後遺症的風險。
「最短命癌症」頭頸癌|臨床腫瘤科專科蔡清淟醫生
人體頭頸部有多個重要而且常用的器官,當出現腫瘤,會影響外觀和日常功能,因此不少個案都能也較早期的階段被發現,只要得到及時和合適的治療,病情大多可受控,因此被稱為「最短命癌症」。頭頸癌的風險因素除了長期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外,近年發現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致的頭頸癌也有上升之勢。治療頭頸癌往往需顧及患者治療後的功能和外觀等,令治療路上充滿挑戰。及早了解頭頸癌的病徵、成因、治療選擇及康復路向,及早識別風險,守護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