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用兵」——為家傳戶曉的中風先兆口訣,說明如果遇到言語表達有困難(談),面部表情左右不對稱(笑)或一側肢體活動不利(用),就要立即致電999求助(兵),因為有機會為中風發作。但原來,有些中風先兆的症狀不是那麼典型。
Category: 健康+
大眾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專業、貼心健康內容,把不良健康因素控制於預防層面,和大家一起遠離都市亞健康。
備孕調理|政府鼓勵生育想陀B有1大關鍵 中醫教你6招暖宮備孕
全球不少地方均面對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不少鼓勵生育的措施。但現代人大多是遲婚,高齡產婦與不育人士的比例也不斷上升,對於渴望有下一代的夫婦來說,該如何備孕?中醫所言的「暖宮」,在備孕上又扮演着一個怎樣的角色?今次有請中醫師親自講解備孕重點。
癌症治療|「電場治療」唔係電療!全新抗癌療法提高存活率|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什麼是電場治療 (TT Field)?電場治療是透過電場引申的多種機制和物理學,殺死癌細胞的最新治癌方法。電場根據不同頻率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應用在醫療保健領域,對治療各種疾病都大有療效。
中醫食療|嗡嗡聲腦鳴持續會重聽、腦霧?中醫3款食療紓緩症狀兼降血壓
上回談及腦鳴,是指自覺頭腦中有聲音鳴響,表現為機器聲、雷鳴聲或汽笛聲等,聲音夾雜,高低調不一,聲音可持續或間斷性發作,多伴頭痛、耳鳴、失眠等症狀。讀者如發現腦鳴症狀,應先作心腦血管檢查及耳鼻喉科檢查,如未能明確查因,可以循年老或壓力方向去考量。中醫對付腦鳴有何對策呢?
猴痘警號|WHO警告猴痘變異株比新冠疫情「更致命」 一文睇清猴痘潛伏期及預防貼士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不久前曾發警告指,比新冠疫情「更致命」的大流行傳染病可能即將到來,呼籲全球各國必須做好準備應對。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警示,「X疾病」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並非機率問題。近期,非洲一個城鎮便發現了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猴痘變異株,對此當地人員呼籲立即採取緊急預防措施。
銀包放後褲袋致腰背痛! 痛到行唔到路?
銀包放後褲袋是不少男士的習慣,有些人只會放在右或左單一邊,原來這個習慣會影響盆骨,引致臀部兩邊高低不平衡,更有機會傷及肌肉,有位四十歲男士因而患上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
強迫症、潔癖屬於焦慮症之一 藥物治療以外如何紓緩行為問題?
疫情期間,為減低感染,不少人會更為注重雙手清潔,有否想過不停洗手可能代表患上強迫症?原來強迫症是其中一種焦慮症,患者會有強迫行為或強迫思想,在今集新城健康+節目「醫+直播」中,主持人JC請來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正平探討這個精神健康問題。究竟有潔癖是否等於強迫症?強迫症有何治療方法?藥物是否要吃足一世?
破解懶人運動迷思 久坐一族最忌亂伸展!
眾所周知,定期運動有助血液循環,亦可加強心肺功能,不過運動之前及之後需要的伸展運動、拉筋動作,就不是人人都懂,又或者未必做得正確。在今集新城健康+節目「醫+直播」中,主持人主持人Kelcie請來健身教練Alex分享一下伸展及拉筋的重要性,究竟兩者對運動前後發揮甚麼作用?進行相關動作時,有何注意事項?不同運動所做的動作又有何不同?
心律不正也可以做運動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
心律不正是一種與心跳速度或規律有關的毛病,屬常見的心臟疾病。如處於靜態時心臟跳動過快(心搏過速)、過慢(心搏遲緩)或不規則,便可能是患上心律不正。雖然它不是嚴重的疾病,但管理不善會令中風機會增加五倍,心臟衰竭機會增加三倍。不少有運動習慣的人或會疑惑做運動時心跳加速屬正常現象,那本身已經心律不正的人做運動會有危險嗎?
心誠則「玲」過龍年|怎樣做到「⼈老⼼不老」?
長壽應從護⼼開始。良好的⽣活習慣,如⾼質量睡眠、保持精神健康、恆常運動及膽固醇控制都可預防⼼臟病,做到⼼不老就⼈不老。今集《⼼誠則玲過⿓年》,⼼臟科專科劉柱柏醫⽣夥拍堪輿學家麥玲玲師傅分別從醫學和⽞學⾓度,為我們拆解⽣活習慣如何導致⼼臟病,以及對付⼼臟病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