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肆虐!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流感速遞最新監測數據(截至2025年2月19日)顯示,整體流感活躍程度維持在高水平,香港現時處於流感季節。接種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有其重要性,2024至25季度流感疫苗接種計劃預計早已展開,幾時打針最好?現在才接種是否太遲?選擇流感疫苗又要注意甚麼?
Tag: 時令養生
時令養生|回南天相對濕度100%風濕發作易肚瀉 4款祛濕食療健脾益胃
回南天殺到,天氣變得潮濕焗促,容易使人感到無力疲累,更會犯睏渴睡。中醫認為,潮濕天氣容易令身體積累濕氣,出現濕重,加重脾胃負擔。這個時候最適合飲用祛濕﹑健脾益胃的湯水補一補身體,同時醒腦提神。
濕重易累好易病!中醫推3大健脾袪濕食療
係時候袪濕喇!現正踏入季節更替的時間,容易受涼,導致生病或不適。上班族要保持精神每日應付繁重工作,除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勤做運動和保持充足睡眠外,還可配合簡單的中醫湯水以增強免疫力,固本培元。今次便跟大家分享在中醫角度如何配合健脾袪濕的食療,調理身體。
時令養生|立春茶飲對抗反復天氣 10分鐘助你溫肺健脾、理氣化痰
「立春」象徵着春天的來臨,天氣開始回暖,但在「立春」期間陽氣初生,乍暖還寒,早晚溫差比較大,我們應該注意保暖,洋蔥式的穿搭,可以隨時按天氣變化而加減。何慧欣中醫師建議使用茶飲幫助調理身體。
時令養生|冬天吹風最易偏頭痛發作!中醫公開2款食療紓緩痛症
不少人都受偏頭痛困擾,中醫認為,偏頭痛之本在肝腎陰虛、精血不足,一旦遇上誘因就會加劇不適。除針灸治療等方面外,飲食對紓緩問題亦有一定的幫助,以清肝火、健脾、行氣活血、調整人體的陰陽和平衡氣血為原則。今次就分享一下中醫在臨床治療、食療等方面的資訊。
足浴/蒸腳 改善氣血助眠減腳痛 浸太耐容易灼傷皮膚注意1關鍵
「熱水浸腳勝吃補藥」大家都很熟悉,但浸腳有時頗麻煩,會退而求其次建議熱水袋敷足後,再搽一點護膚油,亦有病人問可否 蒸腳 ?三者都是熱(陽氣)聚在足部,效果有相似,若持之以恆,好處極多。但在了解好處前,究竟有何注意事項?忽略的話,就事倍功半,或得不償失。
時令養生|冷鋒到如何KO手腳冰冷?中醫推介3款易整保暖茶飲
冷鋒到啦! 手腳冰冷 怎麼辦?中醫將 手腳冰冷 的現象稱為「厥逆」,認為主要和陰陽二氣不相接有關。想令身體暖笠笠?不妨從生活、飲食等多方面着手。今次就介紹3款簡單易做的保暖茶飲,焗幾分鐘就飲得,就算在Office炮製亦不困難。
大閘蟹太寒涼易腹瀉 中醫推3個驅寒食法
秋風起,又是一年一度的大閘蟹宴,由於大閘蟹長年生活在湖底,不見天日,故此屬性為寒濕。大閘蟹不是所有部位都適合食用,蟹胃、蟹腮、蟹腸都是消化器官,藏污納垢,不宜品嘗;蟹心極寒涼,也不宜食。想吃得健康,該如何驅寒?那類體質不宜多吃?
柚子性質偏寒可致腹瀉 4類賞月人士不宜多吃
柚子是中秋賞月生果之一,別以為水果,就一定人人啱食、多吃有益健康。由於柚子屬偏寒之物,有些體質的人士不宜多吃,同時跟有些食物一同進食的話,更有相沖之嫌,嚴重可致食物中毒。究意吃柚子有何注意事項?
全年最易病白露節氣要養肺 必學5大養生重點
今年9月7日是白露,夏季的熱空氣漸被秋季的冷空氣取代,日照時間較短,氣溫下降較快,水氣開始凝結成露水,露水晶瑩剔透,因呈白色而得名「白露」。此乃二十四節氣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坊間有傳這是最易令人生病的一個節氣。究竟白露該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