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創於1921年,至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而中醫贈醫施藥到今年亦踏入100 周年。本集《原來生活好快樂》請到嘉賓:嗇色園副主席馬澤華先生,分享創園之初的第一項善業——贈醫施藥的歷史。
Category: 疾病資訊
囊括各類疾病資訊
不煙不酒竟「鬱」出病?2類常見癌症與情緒抑壓大有關係
好多病人經常問:「不食煙不飲酒,究竟為什麼會生癌症呢?」又有時聽人講起「呢啲病可以鬱出嚟」,究竟情緒問題是不是真的會引發癌症呢?西醫角度而言,並無確實的說法,但在中醫角度而言,的確過度的情緒或心理問題,長期累積會引起疾病、甚至引發癌症——正是中醫所說的「七情致病」。
𡁻香口膠搞到頸痛? 脊醫拆解痛症三大注意位
上班族會有同感,每逢午飯後總想眠一眠,但轉眼間又要開工,對抗飯氣攻心,各人有不同方法,有位三十歲的辦公男以頻密嚼香口膠提神,早前感到頸痛和牙骹痛而需要求助脊醫,檢查發現有頸關節功能性問題。原來頸痛導致牙骹痛是有機會發生!
疾病資訊|日本爆COVID-19確診人數倍增 專家憂初期症狀似中暑易混淆
日本今年夏天異常炎熱,而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數也快速增加。據日本電視台報導,日本COVID-19 確診人數連續9週增加,較6月急速倍增,醫護人員憂慮,如果確診數繼續增加,醫療系統可能會崩潰。
疾病資訊|腸胃病卻有非腸胃症狀更難辨!忽視關節痛、體重減輕可爆發併發症
據了解,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有乳糜瀉病史;然而,大約10%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患有這種疾病。研究表明,乳糜瀉和1型糖尿病之間可能存在遺傳關係。那麼,乳糜瀉是什麼呢?
「食乜都瀉」!腸道長期發炎飲食對策 1類飲食法特別適用小童患者|養和醫院過敏研究統籌主任及高級營養師陳勁芝
很多時候人們談及腸胃發炎,都是指進食時出現細菌感染,這類屬於急性腸炎, 很快便會康復。另一種為慢性腸炎,即腸道有長期發炎的症狀,而炎症性腸病便屬此類。炎症性腸病是否我們時常聽過的腸炎?炎症性腸病其實是什麼?
疾病資訊|衞生署:本港女性每6人就有1人缺鐵 頭髮、指甲變脆=缺鐵性貧血警號!
鐵質是血紅素的成分之一,衛生署首次在人口健康調查評估港人鐵質水平,指缺鐵和缺鐵性貧血普遍率整體分別為5.7%及3.5%,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高級醫生(公共衛生資訊)林慕勤表示,鐵質對氧氣運輸和細胞功能至為重要,一般可經進食攝取足夠鐵質。而缺鐵的人士亦可能患上缺鐵性貧血,應攝取足夠鐵質。
中醫養生|口乾、眼乾、皮膚都乾!中醫用一杯茶紓緩乾燥綜合症
近日,不約而同都有數位病人因口乾問題而求醫,部分患者以為可能與糖尿病有關。但在中醫查問血糖指數,患者空腹血糖不見異常。再詳問病史,均伴有眼乾澀病症。在中醫師看來,這些患者有機會患上乾燥綜合症。
保健專家|潮熱天氣加重皮膚毛病!2種保健配方抑制香港腳、濕疹
踏入夏天,一些和天氣炎熱潮濕的疾病相繼而至,有關上呼吸道感染、敏感、濕疹、暗瘡和香港腳等皮膚問題不絕於耳,大家都在尋求西藥以外的自然療法處理方式,好讓大家對自己的皮膚健康可多一個選擇。
情緒健康|強迫症唔一定狂洗手!學生焦慮爆炸強迫充電都係症狀
你有多認識強迫症?很多人對強迫症的了解都只限於不停洗手,以下這些情景又有哪些是屬於強迫症症狀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