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來臨,有關節舊患人士在呻風濕骨痛,不少人視之慣性小毛病,有位四十多歲男士腰酸腳痺,誤以為風濕又發作,直至愈來愈痛,求醫始知是腰椎間盤突出。筆者提醒大家,延誤醫治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的個別例子,可以惡化致雙腿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
Tag: 痛症
脊椎病痛與「潮流病」 健身潮竟成常見誘因之一|骨科專科醫生胡永祥
近年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急速的生活節奏,引發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問題——頸椎病年輕化,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產品正正是這個疾病的主要誘因。另一方面,健身潮雖能帶動運動風氣,但亦增加了運動創傷的風險。醫生建議,市民應該適當地使用電子設備,注意運動姿勢是否正確及量力而為。而年長人士,更要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查,及早發現脊椎問題,才可加以管理,避免影響活動能力。
翻風落雨風濕發作! 3招幫你KO痛症
風濕發作,痛死人呀!老人家常說︰「打風落雨,風濕關節就痛,仲準過天文台!」近日回南天,潮潮濕濕的天氣,不少有關節痛舊患者更感到腰痛、頸痛等,亦所謂「風濕痛發作」。相信不少人受風濕所困擾,究竟它跟天氣有何密切關係?又有何紓緩的方法?
逾8成人曾受腰背痛折磨!脊椎復康有效預防反覆發作|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
脊椎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研究顯示高達85%的成年人曾經歷腰背痛。面對這個常見的健康問題,準確區分急性與慢性痛症對於及早對症下藥十分重要,因此醫生需先辨識或排除相關危險信號,再安排適當的檢查及治療。大多數個案屬於非特異性背痛,即難以單憑病歷及問診判斷腰背痛的來源,需要通過詳細評估和檢查以確定成因。臨床上,除了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不僅能有效緩解症狀,更可預防問題復發。
膝頭撞到櫈腳竟致骨折!高危長者必讀骨質疏鬆預防法
骨質疏鬆症是不少長者面對的問題,由於骨骼新陳代謝,骨質密度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患者不易察覺,一旦感到痛楚,通常是跌傷骨折後發現,有位婆婆在家踢到櫈腳,撞傷膝頭始知有骨質疏鬆,因此,定期檢查相當重要。
中醫調理|中醫4大療法治坐骨神經痛 筋骨失養可靠敷貼針灸通經絡
坐骨神經痛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病,主要成因是因爲腰椎與骶椎的神經線,被腰椎與骶椎的結構性變化(如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腰椎移位等)壓住而引起,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沿坐骨神經部位放射,常由腰、臀部直達大腿、小腿後外側及外踝處至足背外側,多呈陣發性灼痛或刺痛,而坐骨神經痛以單側多見。
腰背痛到底係邊一種痛?一文了解脊椎感染症狀/診斷/治療方法|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黃一華
當細菌入侵身體,可以造成多種器官感染,但原來脊椎也有機會被感染。胸腰椎感染的初期症狀與一般背痛相似,但若伴隨發燒、持續疼痛或在休息時痛楚不減反增,就應提高警覺,盡早求醫。及早仔細診斷和治療對於避免感染擴散及神經損傷非常重要,若能把握治療時機,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
痛症治療|烏龜頸皆因打機成癮?注意5大症狀及早治療頸椎失調
烏龜頸,並不是烏龜的疾病,是越來越多人因爲長期使用電腦、玩手機而姿勢不正確的頸部痛症俗稱。由於頭頸向前傾、背部拱起,從側面看就像烏龜探頭般,形成俗稱的「烏龜頸 」。「烏龜頸 」不僅姿勢難看,長時間更可能會引致頸椎失調問題,大家要多加留意!
打機可致周身痛又手麻痺 脊醫推4招紓緩不適
開學不久,有位剛入讀大學的男生來求助,他感到頸痛、頭痛及手麻痺,原來因為成功考入心儀大學的學科後,心情大放鬆,盡情在暑假享受最喜歡的打機活動。一般人打機會低著頭,姿勢可以定格數小時,不止會引發頭痛、頸痛,甚至胸廓出口綜合症。
行山可誘發腳底筋膜炎? 脊醫教你揀1關鍵裝備
行山喇!秋高氣爽,又是不少香港人喜歡的行山日子,為了「開山」作準備,建議行山前先處理腳底筋膜炎等腳痛問題,避免因長期步行而惡化,此外,選擇適當的行山鞋,亦可減低腳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