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一定比老年人健康?未必!不少年輕人自恃年輕,就養成不良生活習慣,長遠種下患上癌症的誘因種子。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2020年數據,在20至44歲這個年齡層裡面,分別有740位男性及1,870位女性不幸患上癌症,而鼻咽癌及乳腺癌分別是年輕男女中最常見的癌症。
Category: 健康+
大眾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專業、貼心健康內容,把不良健康因素控制於預防層面,和大家一起遠離都市亞健康。
中醫養生|夏天常食雪糕凍飲超傷脾胃 中醫推介4款消暑解渴飲品
夏天人人都愛飲凍飲、吃雪糕等生冷飲食,過過口癮,消暑降溫。但究竟中醫為何總是勸人少飲凍飲?中醫師指,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加,而且消化功能也會隨之變弱,故此,中醫建議夏天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欲為目的。今次請中醫介紹一下具消暑保健之效的食物或飲品。
全球70萬人因1病全身無力、呼吸困難 注意眼瞼1變化及早治療|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邵家樂
如果出現眼皮下垂和吞嚥困難,甚至四肢虛弱無力,可能是患上重症肌無力症,究竟重症肌無力症的成因是什麼?可以怎樣治療?
癌症治療|「無聲殺手」肺癌術後復發率高 「術後免疫治療」助癌友避過第2次死刑
肺癌為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單是2021年的新症數字已高達5,978宗;2021年同時有4,037患者死於肺癌,佔本港所有癌症死亡人數超過四分之一。雖然肺癌於早期發現有望做手術根治,但手術後復發率仍高達7成半;肺癌手術後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率一半以上,但因為有關治療未納入安全網,不少患者未能負擔數十萬元的費用而承受復發風險,癌症病人組織促請政府將相關治療納入安全網,減輕患者負擔。
「日日都係咁過!」 打破悶局要靠保持初心
對不少人來説,生命好像只是日復日的重複。自小讀書便是反覆溫習、測驗、考試,而長大後便是工作、工作、工作。人活著,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見同樣的人,經歷同樣的生活程序。彷佛一年過去,只是把是把一天的生活重複了數百遍,而非活了數百天。如此一眼看到頭的生活,難免會讓我們感到困頓,並失去初心。我們也漸而抗拒工作、抗拒學習、抗拒生活,因爲我們不想把昨日的壓力重歷一遍。然而,活著真的必須如此嗎?
中醫養生|孕期嚴重腳水腫 行路都痛!中醫推介袪水腫湯水
香港夏天天氣潮濕,不但洗衣服難晾乾,而且濕氣重使人食慾不振,容易腸胃不適、身體沉重等。不少孕媽媽更受懷孕水腫一事所困擾,當中如何去腳水腫,是一眾孕婦最關心的話題。今次介紹加了一種材料的湯水食譜,有助一眾孕媽媽袪水腫。
情緒健康|經常唔開心、冇胃口? 飲食出問題可能同2疾病有關
全球有約 7000 萬人患有飲食失調症,而香港的患病率在亞洲國家中排第二高。飲食失調多由壓力等負面情緒引起,例如戴安娜王妃因不快樂的婚姻關係誘發暴食症,連百變天后鄭秀文也曾受抑鬱症及厭食症所困。
點解冇聽過心臟會生癌?!心臟癌罕見但可致心臟衰竭|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心臟會生癌嗎?會,但機會很低。臨床腫瘤科醫生指,原發性心臟癌每年影響不到十萬分之二的人,屬於罕見癌症。據估計,影響心臟的10個腫瘤中,有8個屬於良性,並非癌症,但心臟癌症並非沒可能。
冬瓜消暑唔係人人啱 兩類體質恐食到瀉
近日氣溫高企,有何解渴消暑好方法?從廣東家常菜「冬瓜盅」可見,傳統文化有著夏天一定要吃冬瓜的理解,借冬瓜鮮甜多汁,生津解渴,又能消暑,作為慰勞各位烈日下辛勤勞動的家人。而這個傳統,又是否有中醫立論呢?
男性腎虛會腰痛 中醫教2招補腎養生
廣大男性平時受苦受累為了家庭,在屬於自己的節日應該要好好關注自己的健康。這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腎與男性健康。當然腎對於女性同樣重要,這次以父親節為契機,專講男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