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最常見的心律問題。患者的心房會有快速而不規則的跳動。而60歲以上長者,每100人就有6人患心房顫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睡眠窒息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會增加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
Category: 醫療科技
了解醫療科技最新發展
戰勝高血壓——藥物治療以外的新曙光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最常見的心律問題。患者的心房會有快速而不規則的跳動。而60歲以上長者,每100人就有6人患心房顫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睡眠窒息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會增加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
關鍵三分鐘:認識心肌梗塞與心臟驟停,掌握救命技巧
心血管疾病是香港市民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而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臟驟停更是突如其來的危急情況,隨時奪走生命。當你的家人或朋友在你面前突然倒下,你是否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如能在現實中掌握簡單的急救技巧,便有機會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甚至成為拯救他人家庭的關鍵角色。
主動脈瓣狹窄新希望:TAVI開啟全新治療篇章
隨著香港及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位於心臟出口,是所有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的必經之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的主動脈瓣會逐漸退化、鈣化,導致瓣口變窄,從而引發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
全球首創|港大創「迷你器官」繁殖C鼻病毒 有助對抗常見呼吸道疾病
普通感冒有四成是由人類鼻病毒引起,患者一旦感染C型鼻病毒,症狀通常會更加嚴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聯同荷蘭的研究機構,成功利用首創的「人類呼吸道類器官模型」,又稱為「迷你器官」,成功繁殖以往難以培養的「人類鼻病毒C型(HRV-C)」,對日後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開發創新局。
全身副作用最少的腦退化症治療方式 DEEP TMS深度腦磁激療程重拾大腦活力
70多歲的平叔(假名)去年開始發覺自己越來越健忘,例如常常忘記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又會忘掉銀包、鎖匙等的擺放位置,常常因找不到而感到焦慮,最初平叔以為年紀大自自然然就會善忘,但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反應也比較遲緩,甚至連駕車也好像有問題,家人於是帶平叔去做身體檢查,證實是早期腦退化症。平叔後來嘗試DEEP TMSTM深度腦磁激療程,令到病情穩定下來,情緒狀態也得以改善。
一「側彎」成千古恨? 認識脊椎側彎 踏出健康一步|自然醫學博士吳錞銦
你有聽過尤塞恩.博爾特的故事嗎?這位「世界上最快的人」,創下多項世界紀錄的田徑巨星,原來患有脊椎側彎,他的右腿比左腿短0.5英寸;而同樣令人驚訝的是,世界級大提琴家馬友友,在他24歲時也被診斷出67度的嚴重脊椎側彎。 然而,這些「缺陷」不但沒有阻止他們追尋夢想,反而成為他們人生旅程中淬煉意志的重要歷程。 這些耀眼的例子告訴我們:脊椎側彎雖然常見,卻不該成為阻礙生活的絆腳石。 我每天都遇見不同的側彎患者。有的是因為換季試衣時發現肩膀出現高低,有的是被老師提醒寒背,更多的是在學童健康檢查中發現。 想像一下,我們的脊椎就像支撐整個身體的支架,當這個支架不再挺直,而是向左或向右彎曲成「C」形或「S」形時,就是我們所說的脊椎側彎Scoliosis。這種情況常在青春期被發現,大約從10歲開始出現,且可能隨著成長持續惡化。 從醫學角度來看,脊椎側彎的嚴重程度可按彎曲幅度分為三個層級:輕度(10-20度)、中度(20-40度)及重度(40度以上)。輕度脊柱側彎在外觀上會有高低膊或長短腳的情況;中度脊柱側彎在胸椎及腰椎部份會有明顯變形;重度脊柱側彎背部腰部則會嚴重畸形。 不同程度的側彎都需要及早處理以免惡化,這也是為什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此重要。 為什麼會「歪」? 脊椎側彎的成因相當複雜。先天性的因素包括基因遺傳、生長發育期間的骨骼發展不均等。而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更多見的是後天因素造成的側彎。現代人低頭使用手機、平板的時間越來越長,加上錯誤的坐姿、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可能導致脊椎慢慢變形。尤其是在成長快速的青春期,不當的姿勢更容易造成永久性的影響。 身體發出的警號 「Dr. Yan, 我最近總覺得腰酸背痛,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這是我最常聽到的話。輕度的脊柱側彎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症狀,一般會先因施力失衡造成的腰酸背痛開始,但如果長期置之不理,則可能會損害心肺功能、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當變形的脊骨壓迫胸腔時,會使呼吸變得困難,或改變心臟位置,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壓迫腹腔時,由於腰椎連繫住腸胃消化系統的神經線,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變差;壓迫脊髓或神經線時,則會導致肢體麻痺,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致癱瘓,甚至致命,後果可大可小。 試過有病人因工作需要久站和彎腰,脊椎側彎角度竟持續惡化到60度,下背痛也加劇,讓她的日常生活備受困擾,可見脊柱側彎治療是絕不可拖延的。 居家自我檢查小撇步 脊柱側彎主要有五個重要的表徵: 1.肩膀的高低不一 2.左右肩胛骨不對稱地突出 3.腰部左右不對稱 4.骨盆傾側 5.長短腳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脊柱側彎傾向,其實在家就能做簡單的自我檢查。站在鏡前觀察,看看兩邊肩膊是不是一樣高,穿衣服時會不會一邊特別緊,趴躺時身體背部、腰部或臀部有否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的情況,如果發現有身體左右不對稱的情況,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脊柱側彎怎麼治?非手術的骨骼重建療程 手術固然是常見的治療方法,現在還有其他更溫和的解決方案。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身體是一座精密的積木建築,每一塊骨頭都環環相扣。我們的骨骼重建療程就像是一位細心的建築師,透過無痛、無創、無入侵的方式,幫助每一塊積木回到最適合的位置。 骨骼重建療程強調「整全治療」,即將人視為整體,不止治療錯位的骨骼,而是將疾患回置全身骨骼系統去審視。這個療程結合了自然醫學、神經解剖學及生物力學的精髓,通過專業精確而無幅射的電腦儀器判斷和觸診,以取代傳統的X光診斷,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脊椎狀況。譬如說,有些人以為自己只是腰背痛,來做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脊椎出了問題! 治療過程中,我們會根據脊椎神經的解剖分布,運用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配合患者身體的自然反射系統,使用專業儀器在特定位置施以精準的力度和技術,幫助錯位的骨骼回到正確位置。這種療法不需要恢復期,特別適合怕痛、沒時間慢慢復健的都市人。 預防勝於治療:從日常做起 把握黃金機會治療當然重要,但同時也要未病先防,將傷害減至最低。要預防脊椎側彎,其實不需要太複雜的方法。走路時開肩挺胸、手心向前;久坐時臀部緊貼椅背,都能令身體維持良好姿勢。工作期間記得每小時起來走動,選張良好的人體工學椅,都能預防脊椎的變形。如有閒暇,游泳和瑜珈,都是很好的運動選擇,既能強健核心肌群,又能放鬆緊繃的身體。 脊椎側彎雖然常見,但絕對不是無法改善的問題。重點是要及早發現、即時處理。透過全身骨骼重建療程,配合良好的生活姿勢與習慣,人人都能擁有健康的骨骼脊椎。要記住,骨骼管健康、脊骨管內臟,照顧好骨骼脊椎就能提升全身心的健康! 吳錞銦博士Dr. Yan 國際脊柱側彎聯盟創辦人 自然醫學博士
動物醫療|城大學者研AI染色系統 貓狗免麻醉檢驗淋巴癌
動物都會患上癌症,當中以淋巴癌為貓狗最常見的腫瘤之一。香港城市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劉康德領導的初創公司創新進領(ITsci),運用數碼醫學成像技術結合人工智能(AI),成功開發了「AI染色」技術,協助獸醫診斷貓狗淋巴瘤細胞。這項「AI染色」技術有望取代緩慢、昂貴及難以使用的抗體染色,團隊更展望未來將此技術應用於人類乳癌的診斷。
醫療科技|中大醫學院採新AI技術內鏡系統 減低胃癌早期病變漏診風險
胃癌是本港第六大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約有1,300宗,死亡個案有超過600宗,而早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一般超過9成,能夠及早檢測出早期胃癌對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療成效有重大影響。
首個通過「1+」創新藥物 和黃醫藥望「呋喹替尼」惠及基層病人
近日,本港通過首個「1+」機制註冊的創新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列入「專用藥物」類別。創新藥物是癌症患者的治療希望,但過去創新藥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而「呋喹替尼」是首個直接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專用藥物」類別的創新抗腫瘤藥物,可減輕癌症病人的藥物上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