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玄一中校長由IT行業走到教育 上山下海不斷挑戰自己

為人師表須以身作則,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下稱圓玄一中) 簡偉鴻校長接受《教育+校長室》專訪時談及個人經歷如何影響辦學,他說一定要讓學生有學習的自信,才能夠推動他前進,所以學校為學生提供超過50種聯課活動,讓他們有機會發光發熱,而簡校長訂立下每年學一樣新的東西的目標,身教學生透過學習不斷磨練和提升自己。

閱讀更多

長洲戲院大變身 試做演員拍戲+模擬考古發掘

估唔到長洲都有咁多嘢玩!三級歷史建築嘅「長洲戲院」早前以全新面貌重開,佔地超過3萬8千呎,活化後嘅「長洲戲院多元文化園區」率先以嶄新面貌呈現大家眼前,多元文化園區分為4大主題空間,結合教育、旅遊及藝術三大元素,其中唔只「1931影棚」可以俾大家體驗電影拍攝嘅樂趣,仲有多個親子工作坊,俾小朋友動動手之餘,仲可以培養小朋友嘅耐性。今次就由親子試玩員Angle帶大家體驗一下,以後去長洲又多一樣嘢玩,唔使次次都淨係去張保仔洞同東堤啦!

閱讀更多

家中「小霸王」冇同理心?4個方法培養共情力

隨著AI科技發展,我們開始反思什麼職業會逐漸被取代,就如前一陣子筆者收到一間本地小學邀請為小四至小六的學生舉辦一場有關未來職業趨勢的講座。我們心知人類的知識與記憶力很難與精密的電腦相提並論,面對AI勢不可擋的發展,與其幫助下一代預測十年後的職業概況,倒不如培育下一代的共情力。就我們所知,AI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限制是「它」沒有感知情緒的能力。筆者認為正因此能力是科技無法完全取替,更顯此能力的獨特與重要性。

閱讀更多

育兒觀念大不同經常鬧交?5招化解衝突增進家庭幸福

最近筆者友人就孩子升學安排上與伴侶意見有分歧,「為何孩子考得上這間名校你卻要他讀樓下學校呢?」「與其讓孩子讀私校,倒不如花錢讓他多上興趣班,學多門手藝。」在育兒之路上,夫婦之間有「異見」十常八九,這些「異見」可能源於各自的成長經歷、價值觀、文化背景以及個人信仰等因素。而當夫婦在教養孩子的觀念上存在明顯差異時,衝突和摩擦往往不可避免,甚至影響婚姻關係。

閱讀更多

AI繪圖程式 : 藝術創作的新助手,還是藝術家的威脅?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都顯示出了其強大的潛力。在視覺藝術領域,AI繪圖程式作為一個創新的工具,包括現在全城熱爆AI繪圖機器人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或是PicCraft,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些程式能夠在短時間內生成草圖和設計,並模仿各種繪畫風格。然而,這究竟是藝術家的福音,還是對他們構成了威脅呢?

閱讀更多

AI繪圖程式跨學科協作 正向教育x藝術創作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能(AI)已在各行各業發揮重要作用,香港的教育界亦不例外。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將 AI 技術應用於英語、視覺藝術和 STEAM 教學,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機會。永光書院的跨學科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對 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興趣,並增強學科之間的聯繫。課程設計結合了校內的兩項關注事項:正向教育和 STEAM 教育。通過融合英語、視覺藝術和 STEAM 課程,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如何運用英文和藝術技巧創作 AI 藝術畫。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