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頭痛……這些都是都市人常見的病痛,很多人都不以為意,誰知道長時間耳鳴、頭痛,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號!40歲男人以為耳鳴、頭痛只是壓力反應,豈料驗出確診癌症,聽後不敢置信……
Tag: 癌症
首個通過「1+」創新藥物 和黃醫藥望「呋喹替尼」惠及基層病人
近日,本港通過首個「1+」機制註冊的創新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列入「專用藥物」類別。創新藥物是癌症患者的治療希望,但過去創新藥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而「呋喹替尼」是首個直接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專用藥物」類別的創新抗腫瘤藥物,可減輕癌症病人的藥物上的經濟負擔。
心臟癌罕見但可致心臟衰竭|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心臟會生癌嗎?會,但機會很低。臨床腫瘤科醫生指,原發性心臟癌每年影響不到十萬分之二的人,屬於罕見癌症。據估計,影響心臟的10個腫瘤中,有8個屬於良性,並非癌症,但心臟癌症並非沒可能。
眼球都會生癌症!眼球現三文魚色可能已病發!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上期介紹了眼球癌中的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成因和治療方法。它屬於眼球比較後的地方,憑肉眼很難察覺得到腫瘤的出現。今期就分享眼睛較前方位置的腫瘤,容易發現,治療亦相對直接的結膜淋巴瘤 (Conjunctival Lymphoma)。
眼球都會生癌症!4歲下幼兒易發1眼癌 全靠家長發現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你沒有看錯,其實眼睛也會生癌,眼球內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癌症出現,處理手法亦不一樣,今期先講視網膜的癌症。而這類眼睛的癌症,你也可能聽講過它的名字……
健身操肌操出癌症?男性好發1類肌肉癌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近年,男士健身和操練肌肉已成為潮流,不論是二頭肌、三頭肌、胸肌或腹肌,都被視為鍛鍊重點,彷彿肌肉愈大,自信心就愈大。大家可能不知,其實肌肉也可以生癌,那就是「惡性軟組織肉瘤」。
明星健康|彭皓鋒確診直腸癌逾一年仍拒切肛門 1原因改用中醫、斷食療法成功縮瘤
有「TVB御用惡人」之稱的彭皓鋒,剛剛度過54歲生日。去年7月,彭皓鋒發現直腸內有一個約5厘米的腫瘤,證實患上直腸癌第三期。原定去年11月做手術的彭皓鋒,由於腫瘤靠近肛門緣故很大機會須切除肛門,並終身背著造口袋(人工肛門),惟恐影響日後演藝工作,故並未做手術,改用中藥、保健品及斷食療法提高免疫力,望使腫瘤變細,「如果腫瘤變大,才會決定是否做手術」。
癌症預防|上廁所發現1病徵可能係膀胱癌?專家建議4習慣減患病率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本港每年約有400宗膀胱癌新症。數據顯示,若能在早期發現膀胱癌,存活率遠比後期才發現為高……
闌尾唔止發炎更會生癌!右下腹痛易誤會成盲腸炎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闌尾,位於人體右下腹,是大腸的起端,盲腸內的一段閉合的細長管道。一般人認為闌尾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失去功能的器官,但有研究發現,闌尾中含有高密度的淋巴組織,除了是免疫器官,可以幫助免疫細胞運作之外,同時闌尾也能保持腸道菌的活動,使腸道健康。
「肺」事講你知:肺癌有N種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經常有病人問醫生,腫瘤擴散去了肺部,是否就叫做肺癌?其實不是!除了腫瘤原發在肺部可以稱之為肺癌之外,其他所有擴散去肺部的癌症,都只能稱之為肺擴散,不能稱為肺癌。醫生用藥亦只會針對原發腫瘤的配方,不會改為治療肺癌的藥物。肺癌連續成為香港最常見癌症榜首,大家對肺癌又有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