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患者必須定期監測血糖,以維持病情穩定。「篤手指」是常見的自我血糖監測方法,然而頻繁刺手指不僅麻煩,還會引起疼痛,難免讓患者感到困擾。儘管如此,「篤手指」的關鍵作用在於能及時反映血糖變化,並可配合抽血所得的數據,成為醫生臨床診斷的重要參考。由於糖尿病症狀通常不明顯,患者需透過日常「篤手指」來了解血糖控制狀況,從而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維持健康。
Tag: 養和抗病兵工廠
正視蛋白尿免洗腎|養和醫院腎病科專科醫生林萬斐醫生
高血糖傷腎,令尿液帶有蛋白質,如廁後不難察覺尿液「起泡」。然而,蛋白尿一般會在血糖過高的情況持續10年才會出現,換句話說,當發現蛋白尿,身體已有一定程度受到糖尿病破壞,必須盡早控制。臨床上雖然無法逆轉糖尿腎,但治療可助控制病情,令病變不至影響整個腎臟,延緩洗腎。
尿糖+尿蛋白=糖腎警號?|養和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楊俊業醫生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當血糖長期過高,便會在無病徵的情況下悄然損害腎臟、眼睛和心臟等重要器官,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數據顯示,現時有超過一半的末期腎病,起因都是糖尿病,需要長期洗腎。由此可見,從控制血糖水平開始,有助維持身體健康及機能。隨着護腎藥物的演進,只要及早對症下藥,早期的糖尿病腎病有望逆轉,治療效果亦更理想。
BB「逾期居留」怎麼辦|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卓筠嬈醫生
由成功懷孕至孕期,準媽媽一直都帶著又期待又緊張的心情,BB搶閘或逾期居留都會令父母擔心。當中,若到孕期後期,仍遲遲未有動靜的話,對嬰兒和孕婦都有一定風險,包括胎盤功能衰退令嬰兒營養不足、胎水混濁會導致胎兒肺炎、巨嬰難產等情況。在醫生的仔細評估及密切監察下,催生是一個安全協助孕婦進入產程的過程。甚麼是過期妊娠?甚麼情況適合催生?催生又有哪些方法?
拇趾外翻|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陳慧聰醫生
高跟鞋是不少女士鍾情的時尚單品,也可以展現體態美。但是經常穿著高跟鞋、窄頭鞋其實是拇趾外翻的主因。當外翻的角度愈來愈大,除了「波子骨」會突出,穿鞋會有疼痛感之外,大腳趾也會壓向二、三指,嚴重的話,會出現無法逆轉的變形,大腳趾被壓在第二、第三趾的下方,影響外觀。更需要留意的是,一直被拉扯的大腳趾韌帶會越來越鬆,形成「越斜越鬆、越鬆越斜」的惡性循環。
「隱形殺手」胰臟癌|養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天怡醫生
胰臟癌被稱為「隱形殺手」,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及缺乏普查計劃,確診時多屬晚期,存活率相對較低。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胰臟癌位列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男性中排名第八。過去十年,本港胰臟癌死亡人數躍升七成,情況令人關注。幸而,醫療科技進步,現有多種新型治療方案,可提升治療效果及存活率,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亦能有效降低胰臟癌風險。
內視鏡治療肥胖症之新趨勢|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張源斌醫生
人人眼中的肥胖,標準各有不同,其實根據香港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在15至84歲人士中,約32.6%被歸類為肥胖(即身體質量指數BMI≥25.0公斤/米²)。事實上,肥胖症不單是體重或外觀問題,更與糖尿病、高血壓、睡眠窒息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密切相關,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若難以減重,出現肥胖併發症的話,可以考慮內視鏡減重手術,其特點是侵入性低、風險較小、可逆轉,且恢復期短。
嚴防旅行感染病|養和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梁景昭醫生
港人一年四季也熱愛旅行,出門旅行當然希望盡興,一旦途中「打敗仗」生病,無論是腸胃不適、感冒發燒,甚至被蚊蟲叮咬感染疾病,愉快輕鬆的外遊心情也難免大打折扣。只要出發前做好準備,例如帶備合適的「平安藥」或打疫苗,同時密切留意目的地的衛生情況和傳染病風險,便能有效應對。此外,當心病從口入,注意食物及食水安全,有需要的話應飲用瓶裝水,避免感染。
多汗症及臭狐治療|養和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關健雄醫生
香港夏天潮濕悶熱,外出片刻便汗流浹背,更尷尬的情況是,在人多擠迫的地方總伴隨異味,想躲都躲不掉。從醫學角度看,如何區分普通汗味與臭狐?身體散發異味,必然與衛生習慣有關嗎?如受多汗症或體味困擾,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該如何避免尷尬?想重拾自信,醫學治療有甚麼選擇?
「肺癌惡霸」小細胞肺癌|養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
33歲金馬影星柯煒林近日透露確診第四期肺癌,引起各界對肺癌年輕化趨勢的關注。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肺癌除了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同時亦是頭號致命癌症。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類,小細胞肺癌雖較罕見,但生長及擴散速度極快,威脅性極高。吸煙是小細胞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戒煙對預防此病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