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老年,很多慢性病就隨之而來,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腦血管阻塞等等,慢慢地相繼出現。之前講過肺癌與其他肺病的互相影響之後,今期就分享糖尿病人患上癌症之後所面對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有些治癌藥物會直接影響血糖值,影響糖尿病人的血糖隱定。
Tag: 癌症治療
認識抗血癌細胞治療 捐贈骨髓如何幫助血癌患者?|養和醫院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
今天請來養和醫院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為我們講解細胞治療。請問細胞治療是指什麼呢?
治肺癌過程增肺炎風險?預防肺炎+肺癌同時確診丨臨床腫瘤科謝耀昌醫生
肺炎不可怕,肺癌亦非洪水猛獸。只要及早發現,及早醫治,肺癌及肺炎的痊癒機會仍是很高的。話雖如此,一旦肺炎和肺癌同一時間出現,病情便可以有急轉直下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殺人於無形。
癌症治療|40歲男演員耳鳴、頭痛以為壓力大 醫生證實:已患第三期癌症
耳鳴、頭痛……這些都是都市人常見的病痛,很多人都不以為意,誰知道長時間耳鳴、頭痛,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號!40歲男人以為耳鳴、頭痛只是壓力反應,豈料驗出確診癌症,聽後不敢置信……
首個通過「1+」創新藥物 和黃醫藥望「呋喹替尼」惠及基層病人
近日,本港通過首個「1+」機制註冊的創新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列入「專用藥物」類別。創新藥物是癌症患者的治療希望,但過去創新藥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而「呋喹替尼」是首個直接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專用藥物」類別的創新抗腫瘤藥物,可減輕癌症病人的藥物上的經濟負擔。
舌癌患者術後說話及吞嚥能力大減 把握言語治療最佳時機防惡化|養和醫院言語治療師阮端凝博士
許多舌癌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切除舌頭組織。然而,其後患者說話和進食都可能會有困難。言語治療可如何幫助患者呢?
舌頭潰瘍是痱滋還是舌癌?及早察覺舌頭腫塊免除電療|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韋霖
舌頭腫脹,出現白點和潰瘍,不痛不癢,很多時被忽略以為舌頭生痱滋。但其實可能是舌癌的病徵。究竟舌癌有哪些治療方法?是否有預防措施?
醫療科技|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獲捐贈亞洲首部國際級超聲波儀器 無創、無痛治療多種癌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捐贈「 超聲波組織碎化系統(Histotripsy system)」,成為亞洲首個引進此項技術進行臨床試點的機構。這部創新醫療儀器可塑性高,利用高強度的超聲波針對性地破壞癌細胞。醫學院預計屆時將率先為本港肝癌病人提供最新治療方案。
癌症治療|乳癌可唔可以切少啲?外科醫生剖析切與不切的迷思
雖然乳房在醫學上只是一個用以分泌乳汁的器官,失去了也不會影響生命。可是對女性來說,乳房無論在心理還是外形上都義意重大,一旦患上乳癌要做手術,很多病人都希望可以盡量保留乳房。但現實上,切多切少人人不同,病人未必理解。這次請來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和大家解釋一下究竟為什麼同一個病,手術卻如此不同。
癌症治療|「無聲殺手」肺癌術後復發率高 「術後免疫治療」助癌友避過第2次死刑
肺癌為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單是2021年的新症數字已高達5,978宗;2021年同時有4,037患者死於肺癌,佔本港所有癌症死亡人數超過四分之一。雖然肺癌於早期發現有望做手術根治,但手術後復發率仍高達7成半;肺癌手術後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率一半以上,但因為有關治療未納入安全網,不少患者未能負擔數十萬元的費用而承受復發風險,癌症病人組織促請政府將相關治療納入安全網,減輕患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