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一年四季也熱愛旅行,出門旅行當然希望盡興,一旦途中「打敗仗」生病,無論是腸胃不適、感冒發燒,甚至被蚊蟲叮咬感染疾病,愉快輕鬆的外遊心情也難免大打折扣。只要出發前做好準備,例如帶備合適的「平安藥」或打疫苗,同時密切留意目的地的衛生情況和傳染病風險,便能有效應對。此外,當心病從口入,注意食物及食水安全,有需要的話應飲用瓶裝水,避免感染。
Category: 健康+
大眾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專業、貼心健康內容,把不良健康因素控制於預防層面,和大家一起遠離都市亞健康。
立即睇全城熱話「The Watsons Family」角色推薦保健美肌好物
屈臣氏近日推出亞洲獨家原創IP「The Watsons Family」,透過嶄新角色,為顧客帶來創新互動體驗。16位角色均代表一種 MBTI 性格,用獨特個性與超萌魅力,打造最有溫度的情感連結。三位核心人物——Sunny、Kilo與Flora,分別代表營養、口腔與肌膚保養三大健康支柱,他們帶領「The Watsons Family」成員萌爆登場後,一舉一動備受各界關注。
UNICEF報告:全球學齡兒童及青少年 每10人有1人肥胖 食太多垃圾食物所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今年9月發表最新全球報告,指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人數首次超越體重過輕者,成為最普遍的營養不良問題。全球約有1億8800萬名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屬於肥胖,即每10人中便有1人受影響。這一警號亦在香港響起,本地兒童肥胖問題正逐步惡化,引發社會關注。
多汗症及臭狐治療|養和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關健雄醫生
香港夏天潮濕悶熱,外出片刻便汗流浹背,更尷尬的情況是,在人多擠迫的地方總伴隨異味,想躲都躲不掉。從醫學角度看,如何區分普通汗味與臭狐?身體散發異味,必然與衛生習慣有關嗎?如受多汗症或體味困擾,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該如何避免尷尬?想重拾自信,醫學治療有甚麼選擇?
「肺癌惡霸」小細胞肺癌|養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
33歲金馬影星柯煒林近日透露確診第四期肺癌,引起各界對肺癌年輕化趨勢的關注。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肺癌除了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同時亦是頭號致命癌症。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類,小細胞肺癌雖較罕見,但生長及擴散速度極快,威脅性極高。吸煙是小細胞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戒煙對預防此病尤為重要。
汽車隱形殺手|夏天必「避」1物 83名車主先後確診血癌
夏季高溫來襲,不少駕駛人士習慣一上車就急忙開冷氣,然而,這舉動隨時讓你推入死亡陷阱。早前,一宗令人震驚的事件揭露汽車內部潛藏的健康危機——甲醛超標,疑似因而導致多達83名車主相繼罹患血癌。有專家強調,有一種物品嚴禁放在車內,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血癌、鼻咽癌等疾病。
多囊腎|養和醫院腎病科專科醫生林萬斐醫生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根據香港腎科學會的數據,本港每年有超過50名患者因多囊腎病進展至腎衰竭,需接受長期洗腎及移植治療。雖然目前無法根治此症,但患者可通過積極控制血壓延緩腎功能衰退,並服用藥物減慢囊腫生長速度。由於多囊腎由基因異常引起,有相關家族病史的人士可考慮進行超聲波、磁力共振或基因檢查以及早發現。
白蝕與汗斑大不同|養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俊彥醫生
香港夏季悶熱潮濕,出門經常汗流浹背,容易引發皮膚問題,當皮膚出現白色斑塊,可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汗斑,也可能是白糠疹或白蝕。雖然三者外觀相近,但成因、影響及治療方法各異。以白蝕為例,本港約0.5%至1%人口受影響,估計至少4萬名患者,雖不危及性命,卻可能嚴重影響患者自信心。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潘明駿醫生
放射治療一直是癌症治療中的骨幹成員,但過往其角色未必是根治病情。隨著放射治療造影及技術的提升,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已做到高劑量、少次數「重鎚出擊」,而同時出現嚴重後遺症的風險亦較低,可根治部分癌症。即使是晚期癌症,若病情仍然適合,患者可以合併接受SBRT及藥物作全面治療,有效延長壽命
運動消脂策略|黃詠珊 運動專家
夏日炎炎,烈日當空,氣溫飆升到三十多度,不管冬天堆積了多少脂肪,都忍不住想穿上背心和短褲來解暑。脂肪難以掩蓋,唯有有效消脂才能真正自信展現身型。然而,關於運動消脂的迷思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