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發作,痛死人呀!老人家常說︰「打風落雨,風濕關節就痛,仲準過天文台!」近日回南天,潮潮濕濕的天氣,不少有關節痛舊患者更感到腰痛、頸痛等,亦所謂「風濕痛發作」。相信不少人受風濕所困擾,究竟它跟天氣有何密切關係?又有何紓緩的方法?
Category: 疾病資訊
囊括各類疾病資訊
逾8成人曾受腰背痛折磨!脊椎復康有效預防反覆發作|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
脊椎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研究顯示高達85%的成年人曾經歷腰背痛。面對這個常見的健康問題,準確區分急性與慢性痛症對於及早對症下藥十分重要,因此醫生需先辨識或排除相關危險信號,再安排適當的檢查及治療。大多數個案屬於非特異性背痛,即難以單憑病歷及問診判斷腰背痛的來源,需要通過詳細評估和檢查以確定成因。臨床上,除了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不僅能有效緩解症狀,更可預防問題復發。
甲狀腺結節可以摸得到!頸前凸腫塊可致呼吸困難
甲狀腺是位於前頸甲狀軟骨下方,一個呈蝴蝶形的內分泌腺體。外科專科醫生陳永康表示,甲狀腺組織有時會出現不正常增生的腫塊,稱為「甲狀腺結節」(Thyroid Nodules),根據形態大致可分為囊腫性、實體性或混合性結節,而根據病理則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結節 (甲狀腺癌),因此必須小心檢查處理。
中西醫結合治流感攻略!流感病人分3類、5穴位緩解鼻塞/頭痛
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比傷風、感冒嚴重得多!本港自一月初進入流感季節,衞生防護中心在2025年首四周已錄得199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流感個案,較上一流感季節同期的127宗為多。一項香港的調查顯示,25%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患者會向中醫求診,而36.2%則會尋求西醫的幫助,換言之,超過一半的患者可能會選擇自行康復。醫生提醒,流感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切忌輕視流感!
電子產品滲入兒童學習與運動 專家助學生護眼提升視覺功能
數碼學習盛行、AI發展迅速,兒童的視力健康受到更大挑戰!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最新研究,香港兒童的近視患病率已達到歷史新高,特別是在疫情後,六歲兒童的近視率從疫情前的13.9%上升至25%,增幅近一倍。除了近視問題,其他視力問題包括:遠視、散光、斜視,以及不同類型程度的動態視覺障礙視力問題,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和運動能力。
小兒疾病|孩子總愛喊肚痛 家長留意3細節辨真假
相信沒有人未試過肚痛!父母一見到孩子有不舒服的樣子,第一個時間都會想到他是否真的有肚痛問題。也因為如此,孩子也會得悉,如果說自己肚痛的話,絕對是一個很好拒絕父母要求的藉口。所以,父母的確很難分辨肚痛真與假,但又不能每次孩子一喊肚子痛,就馬上看醫生。那麼父母該怎麼辦?
不管淚管閉塞可以摧毀視力!眼乾/經常流眼淚點疏通淚管?|養和醫院眼科名譽顧問醫生鄭智安醫生
淚管閉塞是指排走淚水的通道受阻,導致淚水滯留,令患者頻繁流淚及分泌物增多,大部份是沒有因,但有少部份病人會因為感染、結疤、外傷或鼻竇炎等而致病。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淚囊發炎、眼周皮膚損傷,甚至嚴重感染,影響視力及健康,需及早就醫處理。
情緒健康|囤積症算唔算係強迫症?醫生:留意呢種性格嘅人特別多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覺,在網上群組或朋友聚會中,一提起「囤積症」,通常都會引起熱烈討論,其實這反映囤積的問題愈來愈普遍,大家所住的大廈可能都總有一兩個囤積的個案。不過,原來「囤積症」和另一種精神科障礙「強迫症」,有微妙的關係。
膝頭撞到櫈腳竟致骨折!高危長者必讀骨質疏鬆預防法
骨質疏鬆症是不少長者面對的問題,由於骨骼新陳代謝,骨質密度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患者不易察覺,一旦感到痛楚,通常是跌傷骨折後發現,有位婆婆在家踢到櫈腳,撞傷膝頭始知有骨質疏鬆,因此,定期檢查相當重要。
中醫調理|中醫4大療法治坐骨神經痛 筋骨失養可靠敷貼針灸通經絡
坐骨神經痛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病,主要成因是因爲腰椎與骶椎的神經線,被腰椎與骶椎的結構性變化(如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腰椎移位等)壓住而引起,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沿坐骨神經部位放射,常由腰、臀部直達大腿、小腿後外側及外踝處至足背外側,多呈陣發性灼痛或刺痛,而坐骨神經痛以單側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