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學童學習攻略|養和醫院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黃勵燕醫生

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倘若小朋友患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父母更面臨重重挑戰。當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行為難以捉摸,家長或許會感到無力,甚至影響親子關係。然而,這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背後往往是孩子努力適應與渴望被理解的訊號。從理解ADHD學童的獨特需求出發,父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促進親子間的信任與連結,幫助孩子在學習路上穩步前行。

閱讀更多

「最短命癌症」頭頸癌|臨床腫瘤科專科蔡清淟醫生

人體頭頸部有多個重要而且常用的器官,當出現腫瘤,會影響外觀和日常功能,因此不少個案都能也較早期的階段被發現,只要得到及時和合適的治療,病情大多可受控,因此被稱為「最短命癌症」。頭頸癌的風險因素除了長期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外,近年發現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致的頭頸癌也有上升之勢。治療頭頸癌往往需顧及患者治療後的功能和外觀等,令治療路上充滿挑戰。及早了解頭頸癌的病徵、成因、治療選擇及康復路向,及早識別風險,守護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

閱讀更多

「彈弓手」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先兆?|風濕病科專科陳珮珊醫生

彈弓手的患者在屈曲手指後「卡住」無法伸直,主要是因為長期重覆相同動作,因而累積勞損所致,例如家庭主婦和經常使用電腦、玩手機人士。但除了肌腱發炎,彈弓手也可以由代謝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所致,當中,彈弓手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徵兆之一。面對彈弓手的多個成因,醫生在診斷時須仔細地從多方面了解病情,例如有否伴隨其他症狀,如晨僵、對稱性關節疼痛或全身性不適等,最理想的做法是及早諮詢醫生,進行全面評估與診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小朋友患腦癌如何察覺?|養和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陳志峯醫生

母親懷胎十月,每天也期盼著誕下健康的孩子。然而,總有一些不幸的個案,需要度過與眾不同的童年。兒童腦瘤是僅次於白血病的第二常見兒童癌症,初期症狀往往較輕微,而幼兒腦部在發育過程中為何會產生惡性腫瘤,至今仍是全球腫瘤專家未能完全解開的謎團。家長可以透過仔細觀察症狀,及早察覺子女的異常情況。此外,隨著醫學進步,兒童腦瘤的治療方法日新月異,若能及早診斷和治療,有機會可痊癒。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