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信偏方隨時加重糖尿及腎病病情|腎病科專科醫生潘家欣

當面對糖尿病和慢性腎病這類慢性疾病,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偏方」和誤解,例如普遍人覺得腎病=「腎虧」,以為只要控制飲食、減肥就不需要用藥,年青一代更加覺得慢性病離自己很遠!這些謬誤不單止無助病情,還可能令病情加重,惟偏偏信奉者眾。一般人寧願相信偏方也不願接受真相,因為偏方往往誤導公眾有不藥而癒的僥倖,今集由腎病科專科潘家欣醫生逐一拆解這些迷思,幫助大家更正認知,好好保護腎臟健康!

閱讀更多

慢性腎病攻防戰——生活習慣與藥物的雙重防線|腎病科專科醫生陳俊球

年齡增長雖然會讓腎功能逐漸減弱,面對慢性腎病的隱形威脅,尤其是高危人士,千萬別以為只能坐以待斃!腎病科專科陳俊球醫生提醒大家一定要主動出擊,及早建立雙重防線來保護腎臟。就像駕駛汽車,當看到警號亮起時,要減慢油門並採取相應措施;只要提早預防、及時發現慢性腎病,並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便能確保腎臟保持良好狀態。

閱讀更多

慢性腎病原來有機會威脅你和我?|腎病科專科醫生張卓堯

慢性腎病很多人都聽過,但往住誤以為是年老必經階段,根據數據顯示,慢性腎病是香港的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影響的範圍不輸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腎病對於大部份患者來說是一種隱形的殺手,直到病情已經相當嚴重,才會被發現,因而容易忽視腎臟兩大殺手—糖尿病和高血壓!腎病科專科張卓堯醫生為大家深入淺出解釋慢性腎病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方法。

閱讀更多

糖尿病易致百病纏身 防不勝防?|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林景欣

糖尿病究竟有多可怕?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林景欣醫生指出,許多患者在糖尿病初期未必有明顯的症狀。當血糖較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三多一少」,如多渴(口渴)、多尿(尿頻)、多吃和體重下降的徵狀,其他徵狀包括容易疲倦、皮膚發癢、傷口不易癒合等。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有些患者在確診糖尿病時已經出現嚴重併發症,大大影響生活質素。如果糖尿病長期控制不當,可導致微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如慢性腎病(蛋血尿、腎衰竭)、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視網膜脫落)、足部潰瘍等,並且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心衰竭等。

閱讀更多

年輕又不嗜甜就不會患上糖尿病?|內分泌及糖尿科醫生周穎嘉

你是否曾想過,自己年輕、身體健康,就能與糖尿病絕緣?這個觀念可能需要重新審視。根據最新的研究,香港目前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內分泌及糖尿科周穎嘉醫生指出,國際糖尿病聯盟預計在2030年將激增至92萬人!驚人吧?特別是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早在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就顯示,亞洲國家每五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是在40歲之前確診!因此,即使自覺身體無恙、年輕力壯、身形適中甚至不喜甜食,都要留意糖尿病風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