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一圈就會死?」(帶狀疱疹一輪後就會消失嗎?) 這個實屬是坊間謠傳的謬誤。通常是一邊神經線受感染,背部及腰部的一側是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所以水泡會出現在身體的左邊或右邊。有時候亦會感染手、腳和面部的神經線,而身體兩邊同時「生蛇」亦偶有發生,代表左右兩邊的神經線均受感染。
Category: 身體檢查
預防勝於治療,由身體檢查開始,全面關注身體健康
小心謹腎穩健康|唔想洗腎,糖友就要謹「腎」|黃渭湘醫生
隨著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增加,糖尿腎的風險也隨之上升。雖然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發展為糖尿腎,但根據統計,這一併發症影響著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生活。糖尿病患者必先了解糖尿病與腎臟健康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有效監測和預防腎病!
小心謹腎穩健康|血糖超標 傷身又會傷「心」:糖尿病患者必知的風險和糖尿心|何國棟醫生
糖尿病患者面臨著較一般人高出幾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研究,患有心臟病的糖尿病患者,其發病機會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兩至四倍。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主要與長期高血糖及其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有關。
好健康靠肝腎|多囊腎病:了解多囊腎病的治療與管理、腎臟移植及本地病友組織|馮永丞醫生
現時並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根治多囊腎病。儘管此病會隨著時間惡化,但事實上患者可透過不同治療方案來延緩多囊腎病的病情發展。
疾病資訊|尿液起泡係健康警號!?一成港人患慢性腎病 退休面對換腎抉擇
約每10個港人就有多於1個患有慢性腎病,每年有約1,600個末期腎衰竭新症,累計約12,400個末期患者需要洗腎或換腎。香港西醫工會於2022-2023展開「守腎行動」,為1,367名高危人士進行蛋白尿檢測,結果發現半數高危人士有蛋白尿,惟願意進一步化驗及治療的比例僅三成。蛋白尿背後有什麼健康危機?忽視蛋白尿出現的後果會如何?
好健康靠肝腎|多囊腎病:認識多囊腎病的診斷方法、慢性腎病期數和腎取代療法|馮永丞醫生
多囊腎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由基因問題引起。診斷時,醫生一般會先進行詳細的問診,以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特別是否有家人患有多囊腎病。如果有必要,醫生會進一步進行影像檢查,主要包括超聲波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和磁力共振(MRI)。
好健康靠肝腎|了解肝臟健康:檢查與治療|石黃海醫生
肝病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然而,肝病在很多時候都沒有病徵,加上不少人對肝臟疾病的認識不足,令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察覺自己患病。因此,及早檢查對肝病的預防及治療十分重要。
電子產品滲入兒童學習與運動 專家助學生護眼提升視覺功能
數碼學習盛行、AI發展迅速,兒童的視力健康受到更大挑戰!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最新研究,香港兒童的近視患病率已達到歷史新高,特別是在疫情後,六歲兒童的近視率從疫情前的13.9%上升至25%,增幅近一倍。除了近視問題,其他視力問題包括:遠視、散光、斜視,以及不同類型程度的動態視覺障礙視力問題,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和運動能力。
膝頭撞到櫈腳竟致骨折!高危長者必讀骨質疏鬆預防法
骨質疏鬆症是不少長者面對的問題,由於骨骼新陳代謝,骨質密度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患者不易察覺,一旦感到痛楚,通常是跌傷骨折後發現,有位婆婆在家踢到櫈腳,撞傷膝頭始知有骨質疏鬆,因此,定期檢查相當重要。
寒冷天氣易誘發哮喘 「早」做5件事防病發
進入氣溫較低的季節,不少疾病都會因此而發作,當中較多人知道的是 哮喘 。當然,哮喘 是一個一年四季都可以發作的疾病,但大多數都集中於秋冬季發作。除了因為環境的氣溫較低之外,也有不少個案是由於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 哮喘 的發作。故此,醫生提醒大家在氣溫驟降時多多注意氣管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