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忙碌嘅都市生活中,每日都會發生好多意外,每個人都可能成爲突發事件嘅目擊者,你是否在街上有遇見過路人意外暈倒,想幫助卻無從下手?又或者係自己的親人發生意外嘅時候後悔自己唔識急救?香港每年都有幾千宗心臟驟停的案例,存活率極低,反映好多市民對急救知識不夠了解,對急救常用的AED機你又知幾多?
Category: 醫療服務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從基層醫療開始
勞動節及佛誕假期丨 急診室特別退款安排 14間普通科門診將如常提供服務
醫管局今日(29日)公布,本周四勞動節(5月1日)及下周一佛誕(5月5日)兩日的公眾假期,將有1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求診人士可透過電話預約系統或流動應用程式「HA Go」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預約診症時間。
急症室加價丨退款安排有調整 因一理由收取50元
公立醫院急症室非危急病人收費將由現時的180元,至明年1月1日起加至400元。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在報章撰文指,醫管局會將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恒常化,若市民在急症室等候求診期間,選擇改往其他醫療機構就診,可獲申請退款,而退款金額為350元,其中扣除的50元為「分流費」。
養和醫院與李嘉誠基金會攜手助心臟病人 「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資助百人進行心臟手術
養和心臟科中心與養和心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自2004年成立,致力為病人帶來高端優質的心臟診治及護理服務。自2018年起,中心獲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養和心臟科中心推出「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人士接受心臟治療,為免病人因經濟考量錯失診治心臟疾患的良機。
好健康靠肝腎|了解肝臟健康:檢查與治療|石黃海醫生
肝病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然而,肝病在很多時候都沒有病徵,加上不少人對肝臟疾病的認識不足,令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察覺自己患病。因此,及早檢查對肝病的預防及治療十分重要。
醫療科技|中大醫學院採新AI技術內鏡系統 減低胃癌早期病變漏診風險
胃癌是本港第六大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約有1,300宗,死亡個案有超過600宗,而早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一般超過9成,能夠及早檢測出早期胃癌對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療成效有重大影響。
首個通過「1+」創新藥物 和黃醫藥望「呋喹替尼」惠及基層病人
近日,本港通過首個「1+」機制註冊的創新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列入「專用藥物」類別。創新藥物是癌症患者的治療希望,但過去創新藥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而「呋喹替尼」是首個直接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專用藥物」類別的創新抗腫瘤藥物,可減輕癌症病人的藥物上的經濟負擔。
國慶75周年|「中醫藥文化瑰寶傳承與創新」活動日 逾120名中醫藥界人士參與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衞生署於周日(22日)舉辦「中醫藥文化瑰寶傳承與創新——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香港地區)」活動日(下稱活動日),以促進中醫藥業界和市民對香港藥用植物資源的認識,推廣中醫藥文化。是次活動日有超過120名中醫藥業界代表和修讀中醫藥學的青年參與。
預防流感|難預測流感高峰期月份 盧寵茂建議同時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防重症
本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本周四展開,包括學校外展及院舍防疫注射計劃。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表示。近日天氣轉涼,多了流感病人求診,上周已有一名9歲男童感染流感併發嚴重肺炎,呼籲家長盡快安排子女接種流感疫苗。
醫療科技|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獲捐贈亞洲首部國際級超聲波儀器 無創、無痛治療多種癌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下稱基金會)捐贈「 超聲波組織碎化系統(Histotripsy system)」,成為亞洲首個引進此項技術進行臨床試點的機構。這部創新醫療儀器可塑性高,利用高強度的超聲波針對性地破壞癌細胞。醫學院預計屆時將率先為本港肝癌病人提供最新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