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11月9日晚於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隆重揭幕,標誌着中國最高規格綜合性運動盛事首次由廣東、香港及澳門三地聯合承辦,亦是香港和澳門首次參與主辦工作,為全運會歷史翻開嶄新一頁。

開幕式以「融合之炬,映照新與變」為主題,融合粵港澳三地文化特色,展現大灣區活力與創新。聖火由廣州、深圳、香港及澳門四地代表共同傳遞,最終在廣州主場館點燃主火炬,象徵三地攜手共融、同心協力。香港代表、奧運賽艇選手趙顯臻擔任港隊持旗手,與69名港隊代表一同進場,場面熱烈。
本屆全運會賽期由11月9日至21日,設有34個競賽項目及23個群眾項目,涵蓋田徑、游泳、單車、劍擊、體操等多個體育範疇。三地共啟用105個場館,廣州承接最多項目,香港則負責包括場地單車、劍擊、高爾夫球、七人欖球等八個競賽項目,賽事分布於啟德體育園、紅館、維園等地。

開幕式上,場館設計亦成焦點。廣東奧體中心經升級改造後,以「珠水奔流、灣區浪涌」為靈感,屋頂如飄帶、看台似木棉,整體呈海藍色調,呼應大灣區氛圍。場館外增設綠地與智慧跑道,賽後將開放予市民使用,體現「全民共享」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今屆全運會創下多項「首次」:首次跨境舉辦公路單車賽,賽道橫跨珠海、澳門、香港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騎手需六度穿越邊境,挑戰耐力極限;亦首次啟用「白名單」機制,讓三地物資與人員通關更順暢,展現協同辦賽新模式。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香港派出歷來最大的代表團參賽,期待與全國各地體育精英同場較量及互相學習,共同弘揚體育精神,共同提升競技實力,為國家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李家超說,香港回歸以來首次以承辦城市身份參與全運會,感到無比光榮,不僅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體現,更是展示維港魅力的一次契機。本屆首次由粵港澳共同承辦,充分體現國家對大灣區協同發展的堅定支持,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體現之一,形容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