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集團主席、優質旅遊服務協會主席黃傑龍、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前會長及發言人陳志球接受新城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柯創盛分享業界對政府暫緩「垃圾收費」的看法意見。黃傑龍表示,支持政府暫緩推行「垃圾收費」,認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應聚焦推動回收教育而非收費。他強調,業界將繼續積極推行環保措施,並期望政府提供更多支援。
黃傑龍指,「垃圾收費」影響全港700萬市民日常生活,在現階段經濟復蘇時期,強制收費可能衍生複雜民生問題。他欣賞政府實事求是,在垃圾回收措施持續改善的情況下,優先以教育引導市民減廢。他又指,其公司長期實行廚餘分類,上欄(未污染)與下欄(餐後剩餘)分開處理,並記錄資料追蹤成效。

陳志球則建議,將原用於「收費」準備的資源,轉投智慧回收設施及環保活動,進一步提升減廢成效。他引用政府資料指出,近三年固體廢物量減少7.5%,人均垃圾棄置量下降8.5%,而回收率則由28%升至34%,證明現行措施已逐步達到減廢目標。他透露,部分物業管理公司早前因應「收費」調整管理費及增聘人手,現計畫將資源用於增設回收點、推廣源頭分類及舉辦環保活動。
對於業界人手短缺問題,陳志球承認前線清潔、保安及文職崗位最為緊張,隨著未來五年有逾18萬住宅單位落成,人力需求將持續增加,因而冀年輕人多投身物業管理行業。

至於輸入外勞政策方面,黃傑龍認為,在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下的結構性問題上,外勞政策有其必要性。他說,現行規定外勞薪資需達本地中位數水準,且雇主須提供住宿,成本不菲,因此該政策亦會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
《施政報告》提出放寬寵物友善餐廳及露天茶座政策,黃傑龍雖表示歡迎,但指市民反應兩極,有市民表示對狗毛過敏,亦有養狗人士表示擔心其他狗隻的性格釀起嘈吵,因此建議循序漸進推行,讓業者能名正言順打造寵物友善環境,同時平衡其他顧客的需求。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10 月 5 日,中午 12 時-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

民生無小事|政府多措齊推平衡勞工市場 輸入外勞與保障本地就業並行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接受新城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柯創盛分享本港勞工方面的最新情況。
何啟明指,目前香港勞動人口約370萬,輸入外勞數量約3萬人,佔整體1%,但個別行業如餐飲業外勞比例可能較高。政府已要求僱主在招聘初級廚師及侍應時,將本地招聘期延長至6周,並每周舉辦實體招聘會。同時,勞工處加強巡查,對違規解僱本地員工的僱主最高處以1000萬港元罰款,並暫停其申請外勞資格兩年。

梁子穎則表示,當前市場存在「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結構性矛盾,部分行業外勞比例已達51.5%。他建議政府按行業實際空缺調整政策,並推動僱主提供彈性工作安排與合理薪酬。何啟明補充指,人口老化問題嚴峻,全港已發出逾200萬張長者卡,需通過外勞補充勞動力,但會持續觀察市場變化動態調整。
今年5月1日起,法定最低工資實施一年一檢新機制,首個檢討結果將於明年5月生效。新機制綜合考慮消費物價指數及經濟增長數據,設有1%調整上限。對此梁子穎表示,當前最低工資水平仍難以應付生活開支,實際市場薪酬多已高於該標準,建議政府朝「生活工資」方向改進。

談及大灣區安老計劃,已擴至24個院舍,覆蓋8個城市,政府將推出醫療費用報銷計劃,提供3萬港元住院及1萬港元門診補貼。何啟明表示,將通過數據互通機制加強隱蔽長者支援,關懷隊已獲授權主動上門探訪。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9 月 28 日,中午 12 時-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