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最熱最濕傷身  防暑祛濕養生8招

大暑最熱最濕傷身 防暑祛濕養生8招

今年7月22日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氣溫最熱、濕氣最重的節氣,熱浪讓人感到煩躁。因此,這個時期的養生應重點放在「防暑」和「祛濕」兩個方面。有否想過某種味道具有清熱降火、解熱祛暑作用?如果在兩個時段多做某種運動,亦可收祛濕之效?按摩那些穴位有助降溫?以下是一些大暑養生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大暑特點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香港氣溫平均達30度以上。大暑亦是一年中濕氣最重的節氣,因此養生重點在於「防暑」和「祛濕」。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大暑養生:飲食篇

1.多吃苦

天氣又悶又熱,不妨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不僅清熱降火,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2.多吃清淡

夏天氣溫升高,心氣旺盛,易傷氣陰。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以免傷及腸胃。綠豆清暑、薏仁祛濕,綠豆湯、綠豆薏仁粥均是大暑清熱祛濕的不錯選擇。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3.忌重口味

避免攝入過多油膩、辛辣等重口味食物,以免造成腸胃負擔。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4.多飲溫水

夏天人體陽氣旺盛,多飲溫水解渴,反之凍飲不但不能降火,更會影響脾胃功能。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大暑養生:生活篇

1.宜散步

規律運動有助身體祛濕,但大暑天氣又熱又濕,容易中暑,不宜在烈日下在露天活動。建議在清晨或夜晚溫度較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更要留意,長時間外出活動,應選擇在陰涼的地方,適當穿著輕薄的衣物,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汗出時,可使用熱毛巾擦汗,能適應人體降溫的節奏。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2.莫生氣

在中醫理論中,季節和人體臟腑是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熱天氣,心氣容易過旺,令人感到心煩不安。「養心」是大暑的養生關鍵,讓自己心平氣和,切勿令情緒過度起伏,避免生氣、動怒、緊張、焦慮等。因應自己的喜好及生活,安排適合的放鬆心情的方法,如聽音樂、冥想等。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3.穴位按摩降溫

熱浪迫人,穴位按摩亦有助降溫。有中醫建議按摩以下3個穴位,能夠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熱氣排出,達致消暑效果。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心,兩耳尖連線與前髮際線正中線的交點。

功效:此穴為諸陽之會,具有多種功效,如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等。

2.湧泉穴

位置: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功效:強化心臟。

3.璇璣穴

位置:在人體前正中綫上,胸骨柄中央,前頸根凹處往下一吋,只有一穴。

功效:宣運肺氣。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4.天灸治療

中醫有「冬病夏治」之說,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間,正是最好的保健養生時機,這些日子進行天灸的效果最為理想。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同場加映:懷疑中暑點算?

一旦懷疑有人中暑,該怎麼辦?綜合消防處、香港聖約翰救傷、醫管局,一旦懷疑有人中暑,大家應保持冷靜,並可參考以下的建議,密切注意傷病者對降溫之反應。

1.把患者移到陰涼地方。

2.解開及脫下患者緊繃的衣物。

3.用濕毛巾替其抹身降溫。

4.不要使用酒精為患者抹身降溫。別以為酒精紙巾可令人感到涼快,其實酒精會令皮下血管收縮,反而阻礙身體散熱。

5.如果患者處於清醒狀態,可讓他飲水,補充水分。

6.如果患者未完全回復清醒時,切勿讓其飲食。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大暑

資料來源:中醫動、扶原中醫診所、馬光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