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心臟易出事  留意6大養生宜忌

小暑時節心臟易出事 留意6大養生宜忌

今年7月7日是小暑。小暑雖然不是一年最熱的時節,但卻標誌着夏季炎熱程度的開始,預示着天氣將會變得更加炎熱!小暑為熱浪之始,心氣容易過盛,可能對心臟產生影響。究竟小暑有哪些養生禁忌?想紓緩暑氣降溫,日常生活又需注意甚麼事項?以下為大家提供一些小暑的養生建議。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小暑的特點

所謂小暑,就是「暑氣至此尚未極也」,天氣日漸炎熱,可是還未去到最熱的時候。香港平均溫度近接近30⁰C。小暑氣候的主要特徵是炎熱潮濕,濕熱之邪侵襲人體,導致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小暑雖然不是夏天最熱的時節,但此時對應心氣與脾胃,因此心血管及心臟健康不佳的人較易在這個節氣中出現問題。小暑養生之道在於養心與健脾。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小暑養生:飲食篇

1.避免重口味食物

小暑時節宜養心,因為氣溫升高,心氣旺盛,流汗多,易傷氣陰。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避免重口味食物,以免上火,同時也要減少胃腸負擔,以防脾胃功能失調。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2.避免凍飲

小暑時節,不少人以為飲凍飲有助降火,但實際上,這方法並不能有效降火,因為人體陽氣旺盛,會刺激消化系統,影響脾胃功能。熱飲則可使體內毛細血管舒張,達致生津解渴之效。如想降熱消暑,洛神花茶、綠豆湯、薏仁水等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小暑茶飲:洛神烏梅甘草茶

材料

洛神花100克、烏梅及甘草少許

做法

先將烏梅、甘草放入1,000毫升水,水滾後再放入洛神花,再滾一次後熄火燜5分鐘,即可飲用。

注意事項

1.建議腸胃不好者飯後飲用。

2.腎不好者、血壓偏低者不宜多喝。

3.孕婦、生理期、體質偏寒者不宜飲用。

材料知多啲

洛神花茶具有降火解暑的功效,能清涼養陰,調節體溫,減輕暑氣對身體的影響;同時,它還具利尿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排出多餘的水分,緩解浮腫和水腫。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3.多吃新鮮蔬果

多吃水果及蔬菜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絲瓜、苦瓜、青菜、花椰菜、西瓜、梨子等能清心瀉火、解暑退熱。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小暑養生:生活篇

1.忌長時間暴露於烈日下

小暑後,氣溫逐漸升高,應避免長時間暴露於烈日底下,以避暑氣。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身體容易出現中暑現象。外出活動時,應盡量選擇在陰涼的地方,適當穿著輕薄的衣物,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2.用熱毛巾擦汗

汗出時,可使用熱毛巾擦汗,能適應人體降溫的節奏。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3.心平氣和

小暑為熱浪之始,天氣炎熱令心氣容易過旺,令人感到心煩不安。因此應保持心平氣和,有中醫建議進行以下兩個穴位按摩。

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中點,亦即眉心。

功效:寧心安神

天柱穴

位置:位於後腦杓,髮際外緣的凹陷處。

功效:解暑放鬆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同場加映:懷疑中暑點算?

一旦懷疑有人中暑,該怎麼辦?綜合消防處、香港聖約翰救傷、醫管局,一旦懷疑有人中暑,大家應保持冷靜,並可參考以下的建議,密切注意傷病者對降溫之反應。

1.把患者移到陰涼地方。

2.解開及脫下患者緊繃的衣物。

3.用濕毛巾替其抹身降溫。

4.不要使用酒精為患者抹身降溫。別以為酒精紙巾可令人感到涼快,其實酒精會令皮下血管收縮,反而阻礙身體散熱。

5.如果患者處於清醒狀態,可讓他飲水,補充水分。

6.如果患者未完全回復清醒時,切勿讓其飲食。

健康-時令養生-消暑-小暑

資料來源:中醫動、翰醫堂中醫診所、扶原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