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期間,大家總會品嘗一下糉子應應節。不過糭子屬極高卡路里的食物,不宜進食過量。此外,糉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當中的澱粉性質比白米更難消化,加上餡料高油高鈉,食用過量有機會引致腸胃問題。多種常見種類的糭子卡路里有何分別?怎樣吃糭子才符合健康之道?那些病患人士必須要慎食?貯存及烹煮糭子又要注意甚麼?以下為大家逐一講解。

糭子卡路里知多啲
一碗白飯大約含有200卡路里左右,不同種類的糭子卡路里又是多少?家營營養中心就4種常見的糭子有以下的分析。
1. 鹹肉糭:一隻中等大小的鹹肉糭大約含有500至600卡路里,因為糯米用油炒過,加上五花腩及鹹蛋黃,脂肪含量較高。
2. 鹼水糭:熱量較低,大約300至400卡路里,但由於進食時通常蘸砂糖或糖漿,導致糖份和熱量會相應增加。
3. 裹蒸糭:因為加入臘肉、臘味等材料,脂肪和鈉含量較高,份量亦較大,一隻熱量可超過1000卡路里。
4. 豆沙糭:屬於鹼水糭的一種,主要材料是糯米和豆沙餡,熱量大約在300至400卡路里左右,但蘸糖食用會增加糖份攝取。

4大飲食貼士助消化
吃糉不想體重超標?綜合衛生防護中心及網上資料,大家可參考以下的飲食小貼士。
1.蔬菜配糉作正餐
成年男性及女性每餐所需的卡路里分別約750及600左右,而一隻糉卡路里介乎300至1,000,視乎不同種類而定,相約於一餐正餐的攝取量。但由於其膳食纖維含量較低,若以它取代正餐,建議進食時額外添加一碟灼菜,並以每人每餐約160克(1/4斤,未煮熟計)蔬菜為目標,以增加膳食纖維及飽肚感;若與他人同享一隻鹹肉糉,宜於進餐時,酌量減少飯、麪等穀物類分量,以免因進食過量而攝取過多的熱量。
2.少吃高油脂肥肉
一般來說,鹹肉糉多以高脂的五花腩和臘肉製成。一件中型的鹹肉糉含有17克脂肪(即3至4茶匙油),已是成人每天總脂肪建議攝取量上限的三成,故建議進食時先去除脂肪層和臘肉,以減少脂肪的攝取。
3.避吃高鈉加工食品
部分鹹肉糉加入了金華火腿、鹹蛋黃和臘肉等高鈉的加工食品,多吃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建議淺嘗為妙。尤其是患有高血壓、腎病的人士,進食時更要小心。
4.補充纖維疏胃脹
為了消除吃糉後的胃氣,不妨多吃高纖及含酵素的食物協助消化,例如木瓜,當中的木瓜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及緩解大腸激躁症,改善便秘及脹氣。另外,奇異果及菠蘿中分別含有奇異酵素和菠蘿酵素,兩者皆能促進消化及協助排便。

4類人士慎食糭子
糭子高熱量、高鈉、高脂肪,一般人每天最多淺嘗一隻便夠,如果本身有一些病患,更要慎食,來自台灣的營養師高敏敏對以下4類人士有一些建議。
1.腸胃消化不良人士:控制份量,細嚼慢嚥,一次勿吃過多糯米。可以吃菠蘿、奇異果、木瓜有助消化。
2.高血脂人士:避免肥肉、花生粉、蛋黃等高油脂高熱量配料。可改吃全穀糭增加纖維攝取。
3.高血糖人士:為免增加血糖水平,應避免進食甜糭子。可以吃全穀糭搭配蔬菜,穩定飯後血糖。
4.腎臟疾病人士:少沾醬、避免含磷較高的全穀糭。吃白糯米糭較佳,而蔬菜應先汆水過再做享用。

如何貯存及烹煮糭子?
在家如何妥善地貯存糭子?烹煮時,又要注意甚麼?食物安全中心有以下的建議:
貯存糭子方面:
1.購買糭子後,應盡快食用,避免長時間貯存。
2.如非即時食用或烹煮,應將糭子貯存於攝氏4度或以下,或按照包裝上的指示適當存放。
3.糭子被打開前,內裏的糯米及餡料不應外露,確保糭子不被污染。
烹煮糭子方面:
1.烹煮時,內裏的糯米及餡料不應直接接觸到繩子,以確保衛生。
2.已煮熟但非即時進食的糭子應放在有蓋容器內,並於冷卻後存放在雪櫃上格,其他生的食物則應放在下格,避免交叉污染。
3.進食前,應將糭子徹底翻熱至中心溫度達攝氏75度或以上。
4.糭子不應翻熱超過一次。
5.已翻熱的糭子應盡快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