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越來越多兒童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以及讀寫障礙,社會各界人士對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的關注度也隨之而提升。這些特殊需要不止影響了兒童的學習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參與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研究顯示,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參與運動及體力活動的時數,遠低於其他同齡兒童。到底應如何鼓勵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才會多參與運動及體育活動呢?

運動選擇:要符合參加者興趣
參與運動及體力活動,能為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帶來多方面的益處,包括增加專注力、提高自信、減少焦慮、穩定情緒,以及改善與他人的社交互動。要讓特殊學習需要兒童願意運動,選擇一項符合參加者興趣的運動,絕對是一個好開始。除了常見的運動包括籃球、田徑、舞蹈外,武術也是一項好選擇。
筆者早前招募了52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參與了一項為期16星期的跆拳道研究計劃。所有參加者被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參加者每星期進行一小時的跆拳道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品勢(套拳)、踢腿動作、手部攻擊及防守動作。

研究︰運動訓練助改善自閉症行為
經過16星期的訓練,實驗組參加者除了在多項體適能要素(包括柔軟度、爆發力、敏捷性)獲得顯著進步外,在行為表現方面也有明顯改善。重複性行為及自我傷害行為,是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行為特點。我們發現實驗組參加者在完成跆拳道訓練後,這兩種行為的出現次數大大減少,而且對指令的服從性也提升了。

5要點助提升效果
跆拳道和其他運動對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雖然有正面幫助,但教練在指導他們時,需留意以下幾點,才能提升訓練質素,達致正面效果。
1.了解個別差異:教練應該了解每名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特性,並根據他們的能力、興趣和需求定制訓練計劃。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面對不同的刺激,會產生不同反應。因此,教練應該充分了解個別差異,並在適當時候移走或消除相關刺激的源頭,讓兒童能夠在平穩的情緒下訓練。
2.建立清晰的指導:提供簡單、清晰的指令,並於教學中使用不同的感官刺激,例如視覺輔助工具(圖片或影片)來幫助兒童理解動作和步驟。
3.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兒童學習新技能,避免一次提供過多信息或挑戰。
4.積極的反饋: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以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和動力。
5.耐心和包容:保持耐心,並創造一個包容和支持的環境,讓兒童感到安全和被接納。

透過適當的指導,可以讓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好好享受運動之樂,更有動力參與更多運動及體育活動。
鳴謝:郭禧雯博士
浸大國際學院運動及康樂領袖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