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常運動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之一,既能提高胰島素敏感度,也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改善情緒。全面而循序漸進地進行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平衡及伸展的綜合式練習,效果最佳。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模式,為長期「抗糖」做好準備。
主持:延續上集有關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的話題,今天的主題是探討控制血糖是否只需要做有氧運動,並請來養和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陳家銘為大家講解。除了飲食控制,做運動是否可幫助穩定血糖?為什麼運動能夠降低血糖呢?
物理治療師:有研究證實,無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糖尿前期的患者,均可透過運動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使血糖更容易受到控制,達到穏定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或中風風險,而通過運動,這些風險其實可有所下降。
同時,運動也有助於改善心情、提升生活質素,讓人感覺更愉快。畢竟,應對糖尿病是一場長期抗戰,患者在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或抑鬱情緒,運動也可以幫助紓緩這些心理壓力。
主持:增肌對血糖控制有幫助嗎?
物理治療師:絕對有幫助!肌肉是消耗血糖的主要身體組織,進行阻力訓練能有效提升肌肉量,進而增加血糖的消耗效率,這也是為甚麼阻力訓練在長期血糖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再結合有氧運動,效果會更為顯著。
主持:那麼,運動應持續多久?哪些類型的運動合適呢?
物理治療師: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指引,患者每週需要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簡單來說,如果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週持續5天,便能達到建議標準。此外,應該平均分佈運動量,而非集中某一天做完150分鐘,然後其他時間完全不動。
主持:的確很多人以為集中運動,便不用每天花時間運動,其實這並不太理想嗎?
物理治療師:沒錯。此外,平日的一些活動如整理房間、鋪床等,雖說不上正式運動,但可避免久坐,對控制血糖也有一點幫助。哪怕只是坐巴士時提前下車步行,維持輕微的活動量,也會較完全不動為佳。
主持:有些人如實在抽不出連續30分鐘的時間,只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活動又可以嗎?
物理治療師:當然比完全不運動理想。但若運動的目標是有效地控制血糖或降低併發症風險,便要制定有系統的運動計劃,例如安排每星期一、三、五做運動,星期二、四進行其他活動的話,會更容易執行。
主持:許多人認為,只要進行有氧運動便足夠,比如跑步、快步走等。那麼事實是否如此?
物理治療師:現在的運動觀念已經不只限於強調有氧運動,而是將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如舉重)以及伸展運動互相配合。研究發現,只做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的效果,遠不及綜合訓練的效果來得理想。例如,加入阻力訓練(如舉重、使用阻力帶或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再搭配有氧運動,這種運動計劃對於控制血糖、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體重有更大的益處。
主持:每一次訓練都要完成所有運動類型嗎?抑或可以分開進行,如今天進行有氧運動,明天進行阻力訓練?
物理治療師:當然可分開進行,如每星期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同時每週進行至少2至3次的阻力訓練。惟需要注意,阻力訓練會對肌肉造成微小的損傷,恢復後,肌肉才會變得更強大,恢復期大約需要一天。因此,阻力訓練不宜連續兩天進行,需安排休息日讓肌肉修復。
主持:阻力訓練應該怎樣進行呢?如何控制強度?
物理治療師:阻力訓練的強度可以參考「一次最大負荷」(1RM)的概念。剛開始時,可以用1RM的50至70%作為起點,隨著訓練進展,可逐漸增加至70至80%。每次訓練應包括8至10個動作,覆蓋全身主要肌群,比如腿部、背部、胸部等。每個動作進行1至3組,每組完成10至15次即可。
主持:看來這樣的訓練時間也比較長?
物理治療師:如果重量合適,其實也不一定要達到完全力竭的程度。當你覺得在某組動作的表現已非常接近極限,便可以考慮不再繼續該組動作。此外,綜合訓練的好處之一,是先進行阻力訓練,再接著做2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避免運動後出現的低血糖症狀。
主持:如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時間運動,有何注意事項?
物理治療師:由於長時間運動可能會令糖尿病患者血糖過低,所以運動前可準備一些零食,如餅乾或葡萄糖片,以備不時之需。如果運動期間出現頭暈、口渴、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狀,便應立即停下來吃一點零食補充。
主持:作為物理治療師,你會如何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運動方案呢?
物理治療師:原則上,一個理想的運動方案會涵蓋有氧運動、阻力訓練,並加入平衡和伸展練習的元素。平衡和伸展運動雖然相對輕鬆,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兩者均必須納入運動訓練項目規劃,原因是糖尿病會影響神經末梢,導致患者的腳部感知能力逐漸下降,令平衡能力變差,增加跌倒的風險。此外,他們的腳部柔軟度也可能較低,若加上感知力的不足,扭傷或跌倒的機率會大大提高。因此,我們會建議平衡練習,包括太極、單腳站立,甚至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高難度訓練,例如模擬走平衡木,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另一方面,若患者腳部僵硬,活動能力也會受限,適當的伸展運動(動態或靜態伸展)則有助於維持活動能力。
主持:剛才提到的四種運動類型:有氧運動、負重運動、平衡練習和拉筋練習。如果要安排一周的運動計劃,該如何搭配呢?
物理治療師:平衡和伸展練習的建議頻率為每週兩次,可以將其安排在有氧或阻力訓練的前後進行,因為這類練習不會讓人過度疲勞,也屬於低強度活動,容易融入其他運動中。
至於增肌運動,它對血糖控制的幫助是肯定的,肌肉量的增加能夠提升胰島素敏感性,進一步幫助穩定血糖。
主持:一些年長的患者可能會覺得自己行動不便,難以進行負重運動,甚至連跑步也覺得困難。你會如何鼓勵他們開始運動?
物理治療師:我們明白許多人在剛開始運動時,都會覺得困難重重,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有些人可能因為長期缺乏運動,身體狀態較差;也有些人本身也是因肥胖和或較少運動而致導致糖尿病。
針對這類情況,物理治療師會建議從步行開始,逐漸提高強度。例如,先從平地步行開始,然後提升為快步走,再進一步增加坡度,最後可以嘗試走樓梯。在此過程中,要保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增加難度,不能一直停留在舒適的階段,否則無法進步。
阻力訓練則需更加謹慎。初期可採用相對輕量的重量(約為1RM的50至70%)開始,讓肌肉、關節和軟組織有所適應。簡單判斷方法是:選擇一個可完成12次的重量,如果只能剛好完成12次,便代表重量足夠逹到訓練效果;相反,如果完成13次仍覺得輕鬆,可以適當增加重量。
主持:是否可以單純利用自身體重來進行訓練,例如俯臥撐或深蹲?
物理治療師:利用自身體重進行訓練是可以的,例如引體上升、俯臥撐或深蹲。但需要注意,這類訓練在動作上需要更多指導,否則可能會受傷。如果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效果會更好,並且更容易控制運動強度。
主持:你今天的分享內容非常豐富,希望大眾也能如你所說,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逐步提高挑戰,實現更好的健康目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