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多雨時節,家裡總會特別多湯水。不少人每天飲不同的袪濕湯水,飲得整肚水!除了湯水,還有什麼日常袪濕方法呢?今次有請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全面袪濕攻略。
養生袪濕湯水可常飲?
常飲住家湯水的你也許曾疑惑過:湯水可以每天喝嗎?中醫們今日解答你的問題。
中醫指出,湯水最取決於食材。我們經常討論「養生」,會用不同的食材煲湯、煲糖水、煲粥。陳綺琪醫師以我們常飲的粉葛湯為例,「粉葛其實是養生級別的食材,未至滋補或無益;但湯水中加入雲苓、白朮等中藥材後,性味就會比較顯著,可以達到一定功效。」
黃晶晶醫師補充,除了粉葛湯之外,想轉轉口味也可以加入土茯苓或茯神,同樣有祛濕祛骨火的功效,其中茯神更有安神功效。
人人適合飲涼茶袪濕?
香港人對涼茶絕對不陌生,自感「熱氣」、上火時偶爾也會飲一杯涼茶。與湯水相比,涼茶的袪濕力又如何呢?
中醫師指涼茶算是廣東文化之一,舊時廣東人、香港人也經常飲用涼茶,街上也不乏涼茶鋪;不過近年涼茶鋪越來越少,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已和以前不一樣,涼茶未必適合港人袪濕之用。
「以前香港較少冷氣場所,現在到處都是冷氣,造成港人的寒濕體質。」陳綺琪醫師說:「人們長期逗留在冷氣房,比較偏向寒濕,面色蒼白,怕冷,這種人士不適合飲用涼茶。」
那寒濕人士該如何袪濕呢?中醫師提議食用比較溫熱的食物祛濕,黃晶晶醫師建議胡椒豬肚湯,對寒濕人士比較有幫助。長期處於辦公室的上班族大多少運動、少流汗,甚至連水都少喝,這種情況就不建議飲涼茶,反而會使體質越飲越虛。
飲用樽裝涼茶注意1關鍵
隨著越來越多人注重健康,市面上出現一些方便飲用的樽裝涼茶,標明有袪濕功效,這些預先包裝的涼茶或湯水又有多大作用呢?
中醫奉行辨證施治,認為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和表症來治療,所以認為要判斷這些預先包裝的涼茶或湯水是否適合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
大部份涼茶具下火、清熱作用,普遍來說,人們睡眠不足而疲勞、口乾,或捱夜過後精神不佳都可以適量飲用。
如果是一些標明具有祛濕、化痰功效的涼茶,黃晶晶醫師認為,當下濕氣重,飲用這些涼茶並沒有問題;但如果本身已經身體虛弱,經常手腳冰冷,卻以為自己熱氣,飲用一些標明清熱、解毒的產品就可能出現反效果。
「這些現成的湯水和涼茶比較方便,但哪種產品是否適合自己的症狀,建議多查資料或找中醫咨詢,中醫會為你提供更專業建議。」另外,醫師們提醒大家,樽裝飲品很多時候含有大量糖分,而糖分積聚會生濕,如果沒留意就會導致本身想祛濕,反而變得更聚濕。
飲食之外的袪濕療法攻略
除了飲或食可以幫助人們袪濕,中醫亦有其他療法建議,有些保健療法即使在家也可以輕鬆做到。
1.穴位按摩——豐隆穴、陰陵泉穴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處
功效:調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功效:化濕滯、去腳氣水腫、祛風冷。
2.刮痧
中醫們建議,借助刮痧棒、牛角梳、扁石等工具可以做到刮痧療法,只要按對穴位都可以達到行氣活血、幫助排濕之效。不過,由於刮痧是一種「瀉」的手法,通過幫助人體排汗從而祛濕,如果本身本來比較虛弱,會越刮越傷。
3.艾灸
中醫們推薦老人,及潮濕雨季時會關節僵硬疼痛的人士可以採用艾灸或艾草浸腳。市面上有一些艾灸盒,將艾條點燃後用煙熏穴位,可以做到溫和袪濕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