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活動|海洋公園與學生積極參與生態調查 發掘大自然中的小鄰居

保育活動|海洋公園與學生積極參與生態調查 發掘大自然中的小鄰居

誰說住在城市就遠離大自然?最近天氣回暖,你在早上會給鳥兒叫醒,每天走在路上,也會看到植物開花結果。但你知道這些鄰居的名字嗎?

生活-動物保育-好去處-海洋公園-生態調查
你或許會因為牠的叫聲而叫牠「咕姑固」,牠其實叫珠頸斑鳩,是香港市區常見的雀鳥之一。

我們其實可以輕易用手機應用程式iNaturalist把看到﹑聽到的花草蟲鳥紀錄下來,分享到這個平台,不只可以找出牠們的名字,獲得資訊,你的觀察和分享也會加入全球性的共享資料庫,讓你自動成為自然愛好者社群的一員。而平台透過集合大家於不同地點,不同季節及不同角度的觀察,亦可增加辨認的準備性,讓其他地方的生態守護者、研究人員以至普羅市民對生物多樣性有更深入了解。

生活-動物保育-好去處-海洋公園-生態調查
即使小如路邊的螞蟻,應用程式也能根據共享資料庫,找出最接近的分類,例如圖中的螞蟻就被辨認為多刺蟻屬。

剛在四月底舉行的「城市自然挑戰賽2024」(City Nature Challenge 2024)就雲集了世界各地的自然愛好者,在自己的城市利用iNaturalist搜尋各種野生生物。香港從2018年開始參與,今屆成功保持過去佳績,共觀察得4,775種物種,穩守全球第二名。

海洋公園為了推動學界參與保育,去年成立的「海洋公園保育聯盟」亦動員學校積極代表香港參與此國際挑戰賽,當中有34所學校,共319名中小幼學生擔任「觀察員」,佔香港區成績的三份一,觀察紀錄更多達8,320次,佔香港區的兩成。於挑戰賽期間,海洋公園為了支援學生參與,更邀請聯盟旗下學生保育團隊「海馬同學會」,參與在公園內自然生態徑舉辦的生態調查工作坊,讓同學及老師運用iNaturalist,掌握觀察及記錄本地物種的技巧。

生活-動物保育-好去處-海洋公園-生態調查
海馬同學會成員於工作坊嘗試辨認蝴蝶,又收集枯葉,用顯微鏡觀察葉上微小的昆蟲,發現大自然的另一面。

自然生態徑內種植了不同植物,為南朗山的「原居民」提供棲息之所,包括一些蛙﹑蟾蜍﹑蜘蛛﹑雀鳥,而蝴蝶更可說是常客。皆因這裏的植物是很多蝴蝶幼蟲的食物,是牠們的「寄主植物」,例如香港原生的印度馬兜鈴,就是紅珠鳳蝶幼蟲的寄主植物。到蝴蝶長大成蟲,也可以在這找到為牠們提供花蜜的「蜜源植物」,像是市區公園常見的龍船花。所以蝴蝶的一生並不神秘,只要細心觀察對的地方,無論是牠們的卵、幼蟲、蛹,還是成蟲,也是很容易能發現的。

生活-動物保育-好去處-海洋公園-生態調查
當日海馬同學會成員捕捉到兩隻沼蛙在葉上停留的一刻。
圖片來源:iNaturalist – @klaytonlai10, some rights reserved (CC-BY-NC)

當日在導師的帶領下,師生用手機鏡頭探索泥土﹑枯葉﹑池塘﹑甚至欄杆邊,把那裏的生態徹頭徹尾的調查了一番,成功觀察到報喜斑粉蝶﹑東方菜粉蝶﹑沼蛙﹑黑領椋鳥等物種。這些其實都是香港常見的本地物種,只是你可能一直「只見其貌,不聞其名」,事實上,連一些受威脅動物,例如近危的香港瘰螈也不難在郊外看到。下次到海洋公園,不妨走訪自然生態徑,試試使用iNaturalist,重新發現這些近在身邊的朋友吧!

圖片來源:海洋公園


「新城唱好音樂會2024」 《周禮茂作品展》將於6月8日晚上7點在海洋公園怡慶坊舉行,齊集人氣歌手包括陳慧琳、楊千嬅、張敬軒、及林奕匡等。持有音樂會門票之人士可以半價優惠購買海洋公園標準入場門票!

折後成人只需港幣$249(原價港幣$498),小童只需港幣$125(原價港幣$249),即可於2024年6月8日當天提早入園暢玩。

*請於海洋公園正門售票處出示音樂會門票方可享受優惠,每人限購買一張適用於當天之入場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