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詠春需要7個不同關鍵發力位 伍允龍談功夫背後的戰術與學問

平時看人打功夫就很過癮,但是真正想要練成一門功夫,並且將之打得炉火纯青,則需要不斷的苦練,一如“功夫”二字引申的含義一樣,真不是一件簡單事呀。昨晚,身懷功夫絕技的伍允龍,現身新城電台,接受由思敏主持的新城知訊台節目《思家運動·營》錄音訪問,和大家分享功夫背後的「戰術」與「學問」。 早前在《九龍城寨之圍城》中,伍允龍身懷刀槍不入的硬氣功夫絕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近日,他又帶著新作《武替道》回歸,在片中飾演一位武打巨星,繼續「打得精彩」。現實中,他7歲隨父親學習蔡李佛拳,起初只因性格過度活躍,為了消耗其能量,父母為之,但在13歲發生的一件事,卻令他決意一定要將功夫的精髓打出來。當時他被外國小朋友一拳打在胸口,其後整個人倒在地上。突然發現學習了多年的功夫只是皮毛,於是自此真正開始深入研究功夫,也為他之後成為一個出色的武術指導及動作演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節目中,當被主持思敏問到現今功夫對於他而言,代表著什麼意義時?伍允龍則坦言,功夫之於自己除了是身體的一個習慣之外,更重要它是一個技術,而為了表達到功夫的專業性,則需要持之以恆的重複和苦練,靠得則是自律:「功夫可以令到一個人用省力、直接的方式去擊倒對方,同時,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不被對方擊倒。它是一個戰術,身體需要MATCH到這個技術,就需要不斷練習,體能和靈活性都很重要。當然,打功夫,也要講武德,要認識到這個技術,可以傷到他人,也可以傷到自己。」 打功夫不僅是一門技術,更像是一門學問,伍允龍最擅長的詠春、蔡李佛拳、西洋拳和跆拳道,其實都有不同的打法。思敏問及他是否很難學時,他則以「慢跑」來形容詠春的訓練過程:「詠春這種功夫和其他功夫有些不同,它需要7個不同關節位去發力,沒辦法模仿,只有練好基礎,才可以見到效果。詠春很注重簡單、直接、省力三個原理,即簡單解決問題。因此如何改變身體語言和結構,怎樣受力,最後如何打出來,都是一門學問和戰術。」 更多精彩的《思家運動·營》伍允龍訪問內容,請留意:https://www.metroradio.com.hk/997/Program/ProgramDetail.aspx?ProgramID=553164bd-8225-4558-bccf-5d9e7a1a09b3 圖片:新城、伍允龍IG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