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廢物管理)黃智華今日(18日)到新城廣播接受《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與主持林潔瑩、柯創盛近期環保工作的成果及未來方向。上月底為實施「走塑」一周年,黃智華表示,政策實施後扭轉了廢物上升的趨勢,由2021年每日丟棄11,500公噸垃圾,下降至現今的10,500公噸。
Tag: 走塑
「走塑」一周年|首階段成效顯著 第二階段「走塑」或會涵蓋更多產品
自去年4月22日起至今,首階段「走塑」已實施一周年,環保署助理署長黃智華于4月23日(昨日)在港台節目指第一階段的「走塑」取得激勵性的成果。「走塑」影響下,巿民已經習慣走塑的模式,至今已近八成的顧客不再需要外賣餐具,估計已減少發出約6000萬套的一次性即棄餐具。
走塑生活|海洋公園呼籲為地球改變自己!你我牠的走塑挑戰
一隻肚餓的海龜遇見前方一片隨水漂蕩的東西,看似海草,於是一口吞下。肚子漲鼓鼓的,牠是飽了還是病了?這海龜吞下的其實是塑膠,未必能把它排泄出來。假如吞下塑膠的是小魚或小蝦,那麼塑膠的終點可能就是人體……
民生無小事|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 廚餘分類被考起
首階段管制塑膠產品於周一(4月22日)正式實施,新城廣播三台聯播時事節目《民生無小事》主持林潔瑩、柯創盛在實施當天(22日)隨即請來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訪問,以飲食業界身份大談「4.22走塑」實施後,食肆面對的困難、有否找到膠餐具代替品,以及「五一黃金周」能否助食肆起死回生?
走塑生活|塑膠使用不當恐致癌 呢類膠遇熱更釋放毒素
「走塑」成為近日全城熱話。塑膠自20世紀開始被大量製造及使用,由於它不能在自然中分解,可導致自然環境和生態的破壞。其實塑膠製品若使用不當,有機會釋放毒素,甚至可增加患癌的風險,外國更曾有研究發現在人類胎盤中找到微塑膠,足見塑膠氾濫對人類健康之影響。減少使用塑膠刻不容緩!
4‧22走塑 |盤點奇趣環保餐具 唔只食得 仲有3款口味可以揀
4月22日全香港開始管制即棄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由於部分餐具不能再作銷售、外賣及堂食之用,餐店紛紛需要尋找環保餐具替代,暫時最常見的是紙製餐具。政策正式實施後,不少網民反映紙製餐具難以使用,因為紙製餐具始終不耐熱、不耐水,亦不耐油,長遠來說或者仍要發掘更佳的環保餐具。不過多年前,其實世界各地已推出各式各樣的環保餐具,易分解、可食用,而且食客使用體驗良好,絕對值得大眾參考。
消委會|環保即棄餐具安全排行榜 4類可重用食物盒應點揀?
一場疫情,令「叫外賣」成爲港人的飲食新常態,而4月22日開始實施的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管制著實大大影響港人日常生活。其實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非塑膠類的即棄餐具,哪一款即棄餐具最環保?最安全?如果想使用可重用食物盒又有什麼選擇?一文睇清消委會檢測比較。
4‧22走塑|網傳紙餐具浸熱湯變軟用唔到?環保署實測餐具結果大不同
本港4月22日起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的新法例,餐廳陸續開始使用非塑膠餐具替代即棄膠餐具,其中紙餐具的討論度較高。環保署透過「大嘥鬼」的社交網頁表示,留意到近日有報道及網上的評論指出,紙餐具如果在熱湯內浸泡時間長會容易變軟,不能使用,遂實測紙餐具的使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