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每10個港人就有多於1個患有慢性腎病,每年有約1,600個末期腎衰竭新症,累計約12,400個末期患者需要洗腎或換腎。香港西醫工會於2022-2023展開「守腎行動」,為1,367名高危人士進行蛋白尿檢測,結果發現半數高危人士有蛋白尿,惟願意進一步化驗及治療的比例僅三成。蛋白尿背後有什麼健康危機?忽視蛋白尿出現的後果會如何?
Tag: 慢性腎病
不想面臨洗腎換腎 及早控糖降壓是關鍵|腎病科專科醫生陳冠明
糖尿病對身體多個器官造成嚴重損害,腎臟更加首當其衝,約四成糖尿病患者會併發慢性腎病 ,而糖尿腎病已成為本港腎衰竭的最主要成因之一。腎病科專科陳冠明醫生指出,隨著生活習慣改變,臨床所見不論腎病或糖尿病的年輕患者比例有逐漸增加趨勢,若不及早正視,日後面臨洗腎或換腎的人數只會有增無減。
錯信偏方隨時加重糖尿及腎病病情|腎病科專科醫生潘家欣
當面對糖尿病和慢性腎病這類慢性疾病,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偏方」和誤解,例如普遍人覺得腎病=「腎虧」,以為只要控制飲食、減肥就不需要用藥,年青一代更加覺得慢性病離自己很遠!這些謬誤不單止無助病情,還可能令病情加重,惟偏偏信奉者眾。一般人寧願相信偏方也不願接受真相,因為偏方往往誤導公眾有不藥而癒的僥倖,今集由腎病科專科潘家欣醫生逐一拆解這些迷思,幫助大家更正認知,好好保護腎臟健康!
慢性腎病攻防戰——生活習慣與藥物的雙重防線|腎病科專科醫生陳俊球
年齡增長雖然會讓腎功能逐漸減弱,面對慢性腎病的隱形威脅,尤其是高危人士,千萬別以為只能坐以待斃!腎病科專科陳俊球醫生提醒大家一定要主動出擊,及早建立雙重防線來保護腎臟。就像駕駛汽車,當看到警號亮起時,要減慢油門並採取相應措施;只要提早預防、及時發現慢性腎病,並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便能確保腎臟保持良好狀態。
慢性腎病原來有機會威脅你和我?|腎病科專科醫生張卓堯
慢性腎病很多人都聽過,但往住誤以為是年老必經階段,根據數據顯示,慢性腎病是香港的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影響的範圍不輸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腎病對於大部份患者來說是一種隱形的殺手,直到病情已經相當嚴重,才會被發現,因而容易忽視腎臟兩大殺手—糖尿病和高血壓!腎病科專科張卓堯醫生為大家深入淺出解釋慢性腎病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