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來臨,有關節舊患人士在呻風濕骨痛,不少人視之慣性小毛病,有位四十多歲男士腰酸腳痺,誤以為風濕又發作,直至愈來愈痛,求醫始知是腰椎間盤突出。筆者提醒大家,延誤醫治腰椎間盤突出,嚴重的個別例子,可以惡化致雙腿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
Category: 健康+
大眾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專業、貼心健康內容,把不良健康因素控制於預防層面,和大家一起遠離都市亞健康。
一文了解運動減肥關鍵字 教你設計科學減重計劃|養和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張子偉
在新年佳節,食物誘惑總是讓人難以抗拒,但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能保持健康和理想體重呢?你知道如何通過運動來達到減肥與維持健康的目標嗎?了解「體脂率」、「BMI」及「MET」等運動減肥的關鍵字,從有氧運動到負重訓練,一起探索有科學根據的運動方法,幫助大家在節日後依然保持最佳狀態!
心臟病可以導致中風?心房顫動和中風的關係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是最常見的心律問題。患者的心房會有快速而不規則的跳動。而60歲以上長者,每100人就有6人患心房顫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睡眠窒息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會增加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
減肥無捷徑 均衡飲食幫到你|心臟科專科醫生謝德新
日常飲食充斥著不同的「陷阱」,一不小心可能會導致肥胖、「三高」等健康問題。心臟科專科醫生謝德新醫生在《健康關梨事》中,為大家解釋不同的飲食模式對健康及控制體重的影響。
本港首宗人類染猴疱疹病毒 壯漢遭猴襲擊染病後不治
行山時小心!本港出現首宗人類感染猴疱疹病毒死亡個案,一壯漢在金山郊野公園不幸被猴子襲擊,受傷留醫約4個月後不治。猴疱疹病毒初期病徵跟流感相似,但隨著病情演變,病毒或會入侵中央神經系統,甚至可致命。行山期間,如何減低感染猴疱疹病毒的風險?遇到猴子該怎麼辦?以下為大家逐一講解。
好健康靠肝腎|多囊腎病:了解多囊腎病的治療與管理、腎臟移植及本地病友組織|馮永丞醫生
現時並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根治多囊腎病。儘管此病會隨著時間惡化,但事實上患者可透過不同治療方案來延緩多囊腎病的病情發展。
疾病資訊|尿液起泡係健康警號!?一成港人患慢性腎病 退休面對換腎抉擇
約每10個港人就有多於1個患有慢性腎病,每年有約1,600個末期腎衰竭新症,累計約12,400個末期患者需要洗腎或換腎。香港西醫工會於2022-2023展開「守腎行動」,為1,367名高危人士進行蛋白尿檢測,結果發現半數高危人士有蛋白尿,惟願意進一步化驗及治療的比例僅三成。蛋白尿背後有什麼健康危機?忽視蛋白尿出現的後果會如何?
保健專家|患上尿道炎而不自知?專家提醒消炎康復後仲有後續保健
根據現存的科研證據,尿道炎原來是很普遍的疾病,每個人每年都會患上2-8次嚴重程度不同的尿道炎,不過大都會自行痊癒。雖然尿道炎會自行痊癒,不過它始終會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困擾,例如影響排尿習慣,讓尿道排出黃綠色帶有臭味的滲液……
一文了解牙齒美白產品、療程 陶瓷牙貼面、磨薄牙齒注意事項|牙科醫生黃文昌
牙齒美白向來是熱門話題,上班族每日咖啡、茶不離手,為了笑得自信,少不免會購買美白牙膏、牙貼或牙粉等產品為牙齒去黃去漬,也有不少愛美人士會進行藍光美白、陶瓷貼面等療程。但事實上,導致牙齒變色的因素眾多,包括年齡、飲食習慣、藥物影響、牙齒損傷等,不想美白無效又傷牙,事前應先諮詢牙醫,根據自己的口腔及牙齒狀況,選擇最適合的牙齒美白方法。
中醫養生|中醫治腸胃炎有寒熱之分 3個健脾穴位紓緩不適
夏天特別多人有腸胃病,原來從中醫角度看,飲食失調是腸胃炎的元兇。任何人士也可能中招,惟要特別注意兒童、年長者、以及合併多種慢性病的患者。劉芷寧中醫師提醒腸胃炎病患應注意3大基本飲食原則,切勿暴飲暴食,閒時亦可按穴位疏通,紓緩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