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問題已成為全球的頭號健康殺手之一。根據衛生署數據,本港超過半數成人超重或肥胖,當中又以中年港男(45-54歲)最肥,且近四成有中央肥胖。肥胖不單影響外觀與心理,更與三高、心腦腎血管問題等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進行一項有關「肥胖與心臟健康」的問卷調查,亦向大眾分享一個中年成功減磅個案。
Category: 醫療服務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從基層醫療開始
維港口腔參與健康博覽展 多位明星好友撐場 官宣全面推出「無痛微創技術」令傷口更細效果更好
一年一度的健康盛事——「香港健康博覽2025」於6月13日至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盛大舉行!作為大灣區知名牙醫集團,維港口腔集團首次參與此項健康博覽會,為現場市民提供專業口腔護理諮詢服務,並邀請多位藝人明星到場與市民互動,其中包括關禮傑、程凱欣台長、香港演員湯俊明和張本立等藝人,現場星光熠熠。關禮傑更向大眾分享護齒健康心得,維港口腔創始人鄭嚴素先生更即場向大眾宣佈,將會全面推出「無痛微創技術」。
養和醫療集團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推動醫學實務交流及高端醫護人才培訓
養和醫療集團(養和)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一院)於 6 月 9 日舉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將在高端醫療技術、人才培訓、醫學科研及管理等層面,推動實務交流與合作,兩院冀望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惠及更多病人。
養和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簽署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協議 持續深化醫學培訓及科研交流
養和醫院(養和)與北京協和醫院於 2025 年 5 月 27 日簽署持續合作協議,以加強雙方在臨床實踐、醫學教育、科學研究、先進技術、醫院管理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計劃包括安排醫療及護理人員進行院際交流培訓,以及在先進的腫瘤治療方案及研究、藥物臨床試驗、高端醫療等方面合作推展研究項目等,長遠促進兩地醫療服務發展。
提升急救意識|挽救每條生命 AED的關鍵作用!
香港忙碌嘅都市生活中,每日都會發生好多意外,每個人都可能成爲突發事件嘅目擊者,你是否在街上有遇見過路人意外暈倒,想幫助卻無從下手?又或者係自己的親人發生意外嘅時候後悔自己唔識急救?香港每年都有幾千宗心臟驟停的案例,存活率極低,反映好多市民對急救知識不夠了解,對急救常用的AED機你又知幾多?
勞動節及佛誕假期丨 急診室特別退款安排 14間普通科門診將如常提供服務
醫管局今日(29日)公布,本周四勞動節(5月1日)及下周一佛誕(5月5日)兩日的公眾假期,將有1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公眾假期普通科門診服務。求診人士可透過電話預約系統或流動應用程式「HA Go」內的「預約普通科門診」功能,預約診症時間。
急症室加價丨退款安排有調整 因一理由收取50元
公立醫院急症室非危急病人收費將由現時的180元,至明年1月1日起加至400元。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在報章撰文指,醫管局會將急症室特別退款安排恒常化,若市民在急症室等候求診期間,選擇改往其他醫療機構就診,可獲申請退款,而退款金額為350元,其中扣除的50元為「分流費」。
養和醫院與李嘉誠基金會攜手助心臟病人 「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資助百人進行心臟手術
養和心臟科中心與養和心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自2004年成立,致力為病人帶來高端優質的心臟診治及護理服務。自2018年起,中心獲李嘉誠基金會的支持,養和心臟科中心推出「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人士接受心臟治療,為免病人因經濟考量錯失診治心臟疾患的良機。
好健康靠肝腎|了解肝臟健康:檢查與治療|石黃海醫生
肝病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然而,肝病在很多時候都沒有病徵,加上不少人對肝臟疾病的認識不足,令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察覺自己患病。因此,及早檢查對肝病的預防及治療十分重要。
醫療科技|中大醫學院採新AI技術內鏡系統 減低胃癌早期病變漏診風險
胃癌是本港第六大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約有1,300宗,死亡個案有超過600宗,而早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一般超過9成,能夠及早檢測出早期胃癌對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療成效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