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金馬影星柯煒林近日透露確診第四期肺癌,引起各界對肺癌年輕化趨勢的關注。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肺癌除了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同時亦是頭號致命癌症。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類,小細胞肺癌雖較罕見,但生長及擴散速度極快,威脅性極高。吸煙是小細胞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戒煙對預防此病尤為重要。
Category: 健康+
大眾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專業、貼心健康內容,把不良健康因素控制於預防層面,和大家一起遠離都市亞健康。
汽車隱形殺手|夏天必「避」1物 83名車主先後確診血癌
夏季高溫來襲,不少駕駛人士習慣一上車就急忙開冷氣,然而,這舉動隨時讓你推入死亡陷阱。早前,一宗令人震驚的事件揭露汽車內部潛藏的健康危機——甲醛超標,疑似因而導致多達83名車主相繼罹患血癌。有專家強調,有一種物品嚴禁放在車內,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血癌、鼻咽癌等疾病。
多囊腎|養和醫院腎病科專科醫生林萬斐醫生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根據香港腎科學會的數據,本港每年有超過50名患者因多囊腎病進展至腎衰竭,需接受長期洗腎及移植治療。雖然目前無法根治此症,但患者可通過積極控制血壓延緩腎功能衰退,並服用藥物減慢囊腫生長速度。由於多囊腎由基因異常引起,有相關家族病史的人士可考慮進行超聲波、磁力共振或基因檢查以及早發現。
白蝕與汗斑大不同|養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俊彥醫生
香港夏季悶熱潮濕,出門經常汗流浹背,容易引發皮膚問題,當皮膚出現白色斑塊,可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汗斑,也可能是白糠疹或白蝕。雖然三者外觀相近,但成因、影響及治療方法各異。以白蝕為例,本港約0.5%至1%人口受影響,估計至少4萬名患者,雖不危及性命,卻可能嚴重影響患者自信心。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潘明駿醫生
放射治療一直是癌症治療中的骨幹成員,但過往其角色未必是根治病情。隨著放射治療造影及技術的提升,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已做到高劑量、少次數「重鎚出擊」,而同時出現嚴重後遺症的風險亦較低,可根治部分癌症。即使是晚期癌症,若病情仍然適合,患者可以合併接受SBRT及藥物作全面治療,有效延長壽命
運動消脂策略|黃詠珊 運動專家
夏日炎炎,烈日當空,氣溫飆升到三十多度,不管冬天堆積了多少脂肪,都忍不住想穿上背心和短褲來解暑。脂肪難以掩蓋,唯有有效消脂才能真正自信展現身型。然而,關於運動消脂的迷思層出不窮……
頸椎退化|養和脊椎中心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
智能手機已成為生活必需品,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是港人日常,但此舉會令頸椎長時間受壓,致不少年輕人出現頸椎退化,引起頸部痠痛、手指偶爾麻痺、甚至頭暈噁心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影響頸椎的形態,會永久變直甚至反弓,進而壓迫神經線。遇上頸椎痛,更有人嘗試以更換枕頭以圖減輕頸痛之苦,事實上目前並未有研究證實任何一種枕頭有助減輕頸椎退化的症狀,遇上頸椎問題的患者應及早求醫,評估頸椎退化的程度及改善不良姿勢。
【編輯手記】一顆柚子篸,解開一位匠人對「誠」的堅持——走進皇臻品禮坊的世界
一個周未的下午,小編喉嚨微痛,剛從澳門工幹返港,步出九龍碼頭時,偶然被一間店鋪的陳列吸引——那是一幅昔日政治人物馬英九先生的相片,旁邊配上四字:「祖傳秘方」。於是我停下腳步,進入「皇臻品禮坊」的小天地。
抱孫手痛網球肘 拐杖長度不當加重痛感
有位七十歲婦人因經常抱孫導致手痛嚴重,求醫證實患上網球肘。脊醫王俊華指出,過度使用前臂經常重覆動作,是引致痛症的主要原因,加上女患者使用的拐杖長度不當,也是加重疼痛的因素,由於網球肘嚴重影響握力,提醒長者需注意跌倒風險。
神經母細胞腫瘤|養和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志偉醫生
香港每年大約180名兒童患上癌症,根據香港兒童醫院血液及腫瘤科2023年數據,神經母細胞腫瘤約佔兒童癌症病例的4%,位列本地十大兒童癌症之一。惟此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且幼童難以清楚表達不適,大大增加早期診斷的挑戰。然而,家長仍可通過觀察一些異常徵狀,如持續發燒或腹部腫脹,及早發現問題,從而可以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