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蝕與汗斑大不同|養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俊彥醫生

白蝕與汗斑大不同|養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俊彥醫生

香港夏季悶熱潮濕,出門經常汗流浹背,容易引發皮膚問題,當皮膚出現白色斑塊,可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汗斑,也可能是白糠疹或白蝕。雖然三者外觀相近,但成因、影響及治療方法各異。以白蝕為例,本港約0.5%至1%人口受影響,估計至少4萬名患者,雖不危及性命,卻可能嚴重影響患者自信心。

主持:當皮膚出現白色斑點,大家可能會擔心是白蝕,更懼怕會日漸擴大。今日我們將探討白蝕與汗斑的話題,請來養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俊彥醫生。陳醫生,白蝕和汗斑常被混淆嗎?

醫生:兩者確實經常被混淆,患者看到皮膚出現白色斑塊時,往往首先擔心是較嚴重的白蝕(即白癜風)。但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嚴重,通常是由汗斑或白糠疹引起的皮膚色素變淺,這兩種情況常被誤認為白蝕。

主持:白糠疹是甚麼?

醫生:白糠疹是一種皮膚病,很多人將它與白蝕和汗斑一律統稱為「白斑」,但三者的成因截然不同。白糠疹是一種類似濕疹的皮膚炎症,多見於兒童,特別在面部出現,且並非由真菌引起。

主持:汗斑是甚麼?是常見的皮膚病嗎?

醫生:汗斑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皮膚病,多發生在春夏季炎熱潮濕、汗水較多的位置,尤其在胸口或背部。青少年及成人較易患上,特別是運動量大、衣物不通風例如穿緊身衣物的情況下,汗水積聚形成潮濕悶熱的環境,利於真菌滋生,導致皮膚出現淺色斑塊,與周圍皮膚形成明顯色差。

主持:哪些人會容易患上汗斑?

醫生: 男性、運動量大、汗水未有及時擦乾,或穿著貼身、透氣性差衣物的人較易患汗斑。尤其在春夏季,潮濕悶熱的天氣會加劇情況。

主持:汗斑會否引起痕癢或疼痛?

醫生:汗斑通常不會疼痛,只有輕微痕癢。汗斑的真菌感染通常對健康影響不大,大多患者僅見皮膚出現淺色斑塊,主要在胸口或背部。少數患者的斑塊顏色可能較深,但通常無明顯不適。

主持:汗斑會否自行痊癒?可以置之不理嗎?

醫生:部分汗斑在春夏季後,隨汗水減少及免疫系統抑制真菌,可自行痊癒。但部分患者的斑塊可能會增多或擴散,通常不超過一厘米,如症狀持續,也建議及早治療。

主持:如何預防汗斑?

醫生:建議從生活習慣入手,例如穿著寬鬆、吸汗的棉質衣物,運動時每隔30至45分鐘擦汗,保持皮膚乾爽。若汗斑較嚴重,可使用抗真菌藥膏,必要時或需服用抗真菌藥物。

主持:白蝕是甚麼?它與汗斑的最大區別是甚麼?

醫生:白蝕雖然是一種由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疾病,但主要影響皮膚,對整體健康影響不大,與其他嚴重免疫疾病不同。白蝕可出現於全身任何部位,尤其是面部、眼、鼻、嘴周遭等外露部位,可能影響患者外觀及自信心;而汗斑則多見於胸口或背部,較少出現在面部。

主持: 白蝕通常影響哪個年齡層?

醫生:根據統計,白蝕多發於10至30歲的年輕人,這階段正值求學、步入職場或尋找伴侶時期,若白蝕出現在明顯部位,可能對外觀及人際關係造成較大影響。

主持: 白蝕既然由免疫系統問題引起,是否難以預測哪些群組較易患病?

醫生: 雖無法完全預測,但若家族有白蝕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病史,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或甲狀腺功能異常,患白蝕的風險相對較高,醫生會更密切留意患者所出現的早期徵兆。

主持: 白蝕是否多數在夏季發生?但網上也有人指出,白蝕症狀在夏季後更明顯,哪個說法正確?

醫生:由於白蝕患處無法產生色素,因此在夏季,正常皮膚經日曬後會變黑,與患處之間的色差變得明顯,因此較易察覺病情;白蝕也有可能因「借傷成毒」而加重,意思是當白皮膚曬傷、發炎或刮傷,易誘發新白斑,這也解釋了夏季過後,白蝕也有機會變得嚴重的情況。

主持:白蝕可否逆轉?及早就醫能否恢復正常膚色?

醫生:若及早診斷並治療,恢復正常膚色是有可能的。白蝕是由免疫系統的T淋巴細胞抑制色素細胞引起,治療旨在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並喚醒色素細胞,令其重新製造色素。 及早治療可提升色素細胞恢復的機會。若延誤過久,色素細胞可能進入長期「沉睡狀態」,治療效果會顯著下降。因此,及早就醫至關重要。有臨床研究顯示,若在白蝕出現的首年內開始治療,色素恢復的機會較高;若超過一年,色素細胞或進入沉睡狀態,恢復難度增加。

治療方式因病情而異。初期若白蝕面積小,或僅需藥膏治療;若病情擴散至多部位,則可能需結合口服藥物或光學治療,以抑制T淋巴細胞的錯誤攻擊,助色素細胞恢復正常。

主持:換言之,及早診斷是治療白蝕的關鍵?

醫生: 治療的首要目標是幫助變白的皮膚恢復原有膚色,同時防止新白斑出現。這兩個目標均需通過及早診斷和積極治療實現。若延遲治療,病情可能惡化,色素恢復的機率會降低。雖然白斑可能只是汗斑或白糠疹,但臨床上也不易分辨,複雜情況或需經皮膚切片檢查確診。

主持:臨床上如何區分白蝕、白糠疹和汗斑?

醫生:醫生通常透過臨床觀察及以工具判斷,例如使用「伍氏燈」(Wood’s lamp)。在黑房中,這種紫外光燈可放大色差,幫助觀察患處情況。醫生會首先檢查斑塊邊界:白蝕邊界清晰,幾乎可勾畫出來;汗斑及白糠疹邊界則較模糊。其次看顏色:白蝕白斑呈純白,徹底失去色素;汗斑及白糠疹僅見色素變淡,仍保留部分膚色。最後觀察皮膚表面:白蝕表面光滑無脫皮;汗斑及白糠疹或有輕微脫皮或皮屑。

主持:根據你的經驗,白蝕患者通常在何種情況下求診?

醫生:其實不少白蝕患者會延遲就醫,部分人覺得只是輕微皮膚問題,先觀察一段時間也無妨;另一方面,他們對白蝕存有誤解,例如認為無藥可醫,或擔心治療副作用,如使用外用類固醇,因而延誤診斷,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主持:若發現皮膚出現小白斑,應如何處理?

醫生:毋須過分擔心,春夏季的白斑多為汗斑或白糠疹,尤其常見於兒童。但建議觀察期不宜過長,一般二至四星期。若白斑仍無改善,甚至惡化或擴大,應盡快諮詢家庭醫生或皮膚科醫生,以進行準確診斷。主持: 夏季炎熱易因出汗引發皮膚問題,若穿貼身運動服或做瑜伽後未及時處理汗水,可能導致汗斑。無論成人或兒童,若出現白斑,建議觀察二至四星期,如白斑擴大或變多,應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