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務處近年積極透過運動平台向青少年傳遞禁毒、防罪等正面訊息,其中「少年警訊禁毒防罪3×3籃球培訓計劃」已踏入第二屆,今屆更獲香港賽馬會撥款約160萬港元支持。該計劃結合籃球運動、社區服務及內地交流,吸引了全港多間學校參與,成效顯著。

籃球為媒介 互動取代說教
負責該計劃的香港警務處港島總區副指揮官林鴻釧(釧Sir)表示,籃球是香港最普及的運動之一,尤其3×3賽事更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比賽項目,故以此為媒介接觸青少年。他強調,運動能培養身心發展及正確價值觀,相較傳統講座,「透過打籃球互動傳遞防罪、禁毒及反非法賭博的訊息更有效」。
今年的計劃獲全港共66所中小學、預計超過6,000名師生參與。計劃將透過舉辦禁毒、防罪及反非法賭博講座,並安排本地甲組籃球員進行球技示範及籃球訓練,增強青少年對相關議題的認知,培養正向價值觀。此外,參與學生亦會投身義工服務,更有機會到大灣區進行交流,認識祖國及了解内地青年文化。


學校支持:從球場到社會實踐
佛教黃鳳翎中學李偉盛校長指,學生最初因籃球活動而參加計劃,其後透過參與社區探訪及內地交流,意外獲得寶貴的正向成長經驗。該校學生代表關俊昊坦言,他原本只為提升球技而加入計劃,但後來發現在參與義工服務的過程中,「學會回饋社會,這些都是意外的收穫」。漢華中學學生代表洪煜炫亦稱,參與義務工作讓他更珍惜現有生活及資源,並更加關注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
第二屆擴展規模 深化大灣區交流
釧Sir透露,去年計劃内容豐富,但只能安排舉辦一次北京交流團;而今年計劃則將交流行程擴展至大灣區多個城市,安排數個交流團,讓更多學生體驗各地的特色教育與企業。


學生親述轉變:從球場到人生的態度提升
關俊昊表示,參與計劃後深刻體會到「認真做到極致」的重要性。「無論是打籃球、北京交流團或分享會,警官和老師的專業態度都影響了我,現在我會更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和未來生活。」洪煜炫則指,計劃幫助他突破社交障礙,「以前只和隊友熟悉,現在能主動與新朋友溝通,連球場上的戰術交流也更清晰。」

警校合作打破隔閡 學生從「怕警察」到主動打招呼
釧Sir分享道,學生最初因領隊警察的身分顯得拘謹,但透過共同訓練及北京交流團,逐漸建立信任。「最感動是看到他們後來主動打招呼,甚至組隊時能跨校合作,展現紀律和團隊精神。」李校長補充,學生亦可透過該項目探索職涯方向,「有同學因此考慮加入紀律部隊,這種目標感反而推動他們更自律地兼顧學業。」

新設「少年警訊籃球隊」 擴展社會服務平台
釧Sir透露,新一屆計劃將選拔表現優秀的學生組成「少年警訊籃球隊」,代表機構參與各類比賽及公益活動,長期推動青少年發展。李校長亦大力推薦其他學校參與,「這計劃並非一次性活動,而是有系統地結合運動、社區服務和內地交流,真正擴闊學生眼界的項目。」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