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時節濕熱困易爆瘡  3大養生禁忌你要知

小滿時節濕熱困易爆瘡 3大養生禁忌你要知

今年5月21日是小滿,小滿時節天氣通常悶熱潮濕,濕熱之氣不但令人感到渾身不舒服,還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容易引發各種皮膚問題。究竟踏入小滿時節,生活、飲食等方面有何養生禁忌?那些食物有助紓緩箇中不適?那些食療具有保健作用?怎樣按摩可達致養生之效?大家不妨留意以下的建議。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小滿的特點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介於立夏和芒種之間,通常出現在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小滿的意思是「麥穗開始飽滿」,標誌著小麥等作物的生長進入關鍵階段。

小滿時節,氣溫逐漸升高,降水開始增多,導致天氣變得悶熱潮濕。身體容易受到「暑、濕、熱」的影響,而引發濕疹、皮膚癢症、食慾不振、腹脹等問題。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小滿養生禁忌

小滿時節該如何養生?「中醫動」網站資料便提供以下3大生活養生紗指出,

1.忌「坐木」

小滿之後,盡量少坐戶外木椅。由於天熱雨多,露天的木椅會因雨水及暴曬後易散發潮氣。長久坐在上面,容易誘發皮膚病、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如果想稍作休息,可加層墊子。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2.忌凍飲

氣溫雖不斷升高,但切勿貪涼飲冷,否則容易損傷脾胃,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亦不要赤膊貪涼,非但不涼快,反而容易吸收熱量,會感到更加悶熱。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3.忌重口味

小滿時節亦是容易誘發皮膚疾患的節氣,如風疹、濕疹、汗斑、香港腳等,所以在飲食方面要少吃濃味、辛辣肥膩的食物,以免生濕助濕,加重或誘發皮膚病。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為主,如赤小豆、薏仁、冬瓜、青瓜、西瓜、山藥等。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小滿養生食療

台灣的周亞錚醫師推介以下一款小滿養生食療「赤小豆薏苡仁排骨湯」,當中的薏苡仁及赤小豆可除濕消水腫,而山藥及紅棗能益氣健脾,至於含豐富蛋白質的排骨,則可以平補腸胃。食譜選用較多山藥及排骨健護脾胃,同時調整薏苡仁及赤小豆的比例,避免過度清熱。

赤小豆薏苡仁排骨湯

材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山藥200克、紅棗些許、排骨400克

作法:

1.排骨用熱水燙煮一下,撈起後用清水洗淨。

2.鍋中重新倒入清水,將處理好的排骨、所有藥材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將山藥及排骨煮軟,關火前加入些許鹽調味即可。

提提你:

1.薏苡仁性偏涼,雖能祛濕利水,體質偏寒者應慎用。

2.若有慢性疾病、孕婦、或特殊體質,建議進食此食療前,先諮詢中醫師。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小滿養生按摩推介

按摩亦是另一小滿養生妙法。台灣醫師何昱樺推介一款小滿節氣精油按摩10ml,5%配方油搭配薰衣草4滴、佛手柑4滴、薄荷2滴。將配方油滴數滴在掌心中搓熱,從腳底經三陰交穴向大腿血海穴慢慢塗抹,能幫助水液代謝、排除濕氣、促進新陳代謝。

另一位台灣醫師黃譯萱則推介大家可按摩以下兩個穴位。

1.小海穴:肘內側部,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可散太陽經邪,祛風氣、清神志。

2.足三里穴:膝外側下4指幅,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可調理脾胃、清熱化濕、扶正培元。

健康-時令養生-小滿

資料來源:中醫動、馬光醫療網、扶原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