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DSE)是學生人生一大轉捩點,無論是試前或是應考中,考生都面試一定壓力,學友社於2025年3月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考生在備試期間感到身心疲累、超過七成學習動力消減和難以集中精神,亦有逾六成考生容易情緒波動,壓力過大會影響身心,以下減壓和溫習貼士,有助加強考生們身心支援。
1.溫習及考試策略
- 善用小工具協助時間管理。例如每日列出待辦清單,完成一項後加上剔號,一方面可以避免有遺漏,另一方面看到進度每人有成功感和推動力。
- 可以把自己的目標,例如把希望而自信有能力入讀的某課程寫下來貼在自己溫習地方,同時在不同的當眼處多貼幾張,也可以激發鬥心,有提醒和鼓勵自己的作用。

- 提早20分鐘到達試場,有充足的時間平穩身心狀態。如感到緊張焦慮可進行腹式呼吸練習,用鼻子吸氣時擴張和用嘴巴呼氣時收縮腹部肌肉,並保持胸腔肌肉靜止。
- 如感到思緒混亂,不能集中,可嘗試刻意運用感官知覺,使專注力重回於當下。眼睛詳細觀察看到的某件物件(植物更佳)、耳朵傾聽環境的各種聲音、喝一口水用舌頭細嚐口腔各種的味道、鼻子嗅嗅空氣中的氣味、手去觸摸衣物的質感等。
2.心態
- 多著眼於此時此刻。有時難免會經常擔心不夠時間溫書、因為分心了一段時間而出現內疚感、剛考完的科目表現失準很有挫敗感。要嘗試盡量避免悔疚過往做得不足的地方。檢視過去有待改善的地方、欣賞自己付出了的努力之後就要放下,接著集中現在和將來可以改良的地方,例如要更嚴格遵守時間表、減少使用手提電話等。

- 了解清楚多元出路的資訊,知道就算不同的成績,都有相關的經評審課程及銜接方法,例如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自資學士學位、資助及自資副學位、應用教育文憑等,可去到同一個目的地。清晰、準確的資訊有助減低各種幻想、焦慮和不安,可以專注溫習。
3.減壓
- 日常多自我覺察,如發現開始出現壓力徵兆,例如頭痛、腸胃不適、失眠、提不起勁、專注力低、情緒化等,宜嘗試不同減壓方法,找出對自己有幫助的方法。
-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例如有充足及固定的睡眠時間、均衡健康的飲食。安排適量的休息和娛樂時間,例如每天一小時可以適當享樂。

- 進行一些能鬆弛神經的活動,例如散步、拉筋、接觸大自然、聽音樂、呼吸練習、靜觀等。網絡上不同的社交媒體也能搜尋到各種減壓的練習和輔助工具(例如音樂、聲音導航),可以一步步跟著做。
- 考試完成後,了解聯招及聯招以外的資助及自資學位及副學位課程選科策略、制定不同情況的放榜策略和後備方案、如何進行抉擇等。
4.社交
-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絡,有需要時向身邊的人和專業人士,尋求協助。不用自己一人面對,有很多人樂意與考生同行。
來源:學友社
圖片: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