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將寒背當小事,不只是姿勢難看這麼簡單|自然醫學博士吳錞銦

勿將寒背當小事,不只是姿勢難看這麼簡單|自然醫學博士吳錞銦

明星笑容背後的隱憂

無綫五美之一的陳彥行(行姐),形象正面開朗,笑容可掬,意想不到大家眼中的「開心果」,原來從小就飽受寒背的困擾,炎炎夏日跟隨母親去灣仔藥房買矯形背心的童年記憶,一直深深烙印在她腦海內。而投身演藝圈後,即使她努力維持儀態,可惜因爲根源問題沒有得到正視,寒背引發的症狀有增無減,甚至衍生了「富貴包」,經自然醫學博士Dr. Yan的檢查後,才驚覺造成她寒背的元兇其實是中度脊柱側彎!

行姐的經歷並非特例。常常見到有些朋友臉容清秀,卻因為寒背而顯得精神委靡,整個人看上去欠缺朝氣。這種情況在現今社會中愈發普遍,尤其是在長期使用電子產品的都市人群中,低頭、身體前傾的姿勢習慣,大大增加了寒背的發病風險。加上不少人未能及早認知自己的身體不適原來和寒背有關,延緩了改善的時間。試過有從事寵物美容的患者誤以為她的肩背痛是買錯床褥引致,殊不知原來是寒背作祟,令她白白受失眠之苦。

寒背不只影響外觀,更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例如令脊髓神經受壓,四肢麻痹、無力,或令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倦怠、失眠、高血壓等。長期重心前移會令膝蓋疼痛,彎曲的背部也會令腹腔及內臟受到壓迫,增加食道炎、便秘、尿頻的風險,壞處一籮籮,不容小覷。今天就教大家如何洞悉這個「小毛病」的苗頭。

原來寒背也有分類?

寒背的醫學名稱為脊柱後凸(Kyphosis),是一種脊柱變形疾病。患者的胸椎向後彎曲,肩膀前傾,背部呈現駝峰狀,因此又被稱為「駝背」。根據彎曲的部位不同,寒背可分為三種類型:

  • 頸部寒背:頸部至背部稍微彎曲,患者的頸椎會感到僵硬
  • 背部寒背:背部中央彎曲隆起,腰身往前凸出
  • 腰部寒背:腰部向後彎曲,失去正常的前凸曲線,呈現平背

簡單自測:牆壁測試法

懷疑自己患上寒背,不妨做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找一面牆,背部貼牆而立,後腦、肩胛骨、臀部、腳跟盡量與牆面接觸。正常情況下,腰部與牆面之間應該有一隻手掌的空隙。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多加留意:

  • 頸部寒背:後腦勉強才能貼到牆面
  • 背部寒背:腰部與牆面的空隙超過一隻手掌寬度,下巴抬起或後腦離開牆面
  • 腰部寒背:腰部完全貼住牆面,沒有任何空隙

骨骼重建療程:無創助背部恢復平整

一旦確診寒背,應該儘早尋求專業協助以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過往有患者因為寒背和脊柱側彎引發的嚴重痛症,出門都不敢久坐。其實寒背是可以容易療癒的,本中心提出無痛、無創的「骨骼重建療程」,正是幫助患者以非手術的方式快速改善寒背問題,「骨骼重建療程」是擁有26年脊柱健康研究經驗的自然醫學博士Dr. Yan獨家研創,集合了自然醫學、神經解剖學及生物力學的精髓。在經過觸診確認問題後,Dr. Yan會依脊椎神經所分佈的解剖學部位,利用生物力學的槓桿原理,配合專業手法和專用儀器,協助患者在自然、輕鬆的情況下快速回正骨骼,令脊椎神經得以紓解,進而解除病痛的根源。不少患者在首次療程後就可見寒背明顯改善,胸口輕鬆擴張,肩膊容易打開,呼吸更加暢順,痛症慢慢舒緩。

療程以外,緩和寒背小妙招

除了療程之外,其實居家都有很多方法可以緩和寒背帶來的不適,一個簡單的「仰頭」動作如果能持之以恆,幫助可以很大。以下教大家用三個步驟進行日常的「仰頭運動」:

步驟一:頸部前屈伸展

將雙手緊扣放在頭部後方,雙眼往下看,使頸部慢慢向前伸展,感覺伸展至極限時,維持姿勢20秒,然後慢慢恢復到本來的姿勢。

步驟二:頸部側屈伸展

將右手貼著左側頭部,然後慢慢往右後側方向拉,感覺伸展至極限,維持姿勢10秒,然後慢恢復到本來的姿勢。換邊再進行多一次。

步驟三:仰頭

坐在椅子上,伸直背部,抬高下巴;頸部一邊緩慢往後仰,眼睛一邊向上看;上仰至極限時,維持姿勢20秒,然後慢慢恢復到本來的姿勢。

仰頭運動可以鬆弛頸椎,幫助它回復本來的弧度,這樣子頸部前傾的問題就能大幅改善了!當然除了伸展運動之外,以平視的形式使用電子產品,久坐時臀部緊貼椅背,或走路時掌心向前等,都是預防寒背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夠未病先防,擺脫寒背對外觀和身體機能的損耗,維持健康體魄!

吳錞銦博士Dr. Yan
國際脊柱側彎聯盟創辦人
自然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