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是位於前頸甲狀軟骨下方,一個呈蝴蝶形的內分泌腺體。外科專科醫生陳永康表示,甲狀腺組織有時會出現不正常增生的腫塊,稱為「甲狀腺結節」(Thyroid Nodules),根據形態大致可分為囊腫性、實體性或混合性結節,而根據病理則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結節 (甲狀腺癌),因此必須小心檢查處理。
![健康-疾病資訊-甲狀腺-結節-腫塊](https://metro.hk/wp-content/uploads/2025/02/圖片-29-1024x682.png)
「甲狀腺本身的作用是分泌甲狀腺荷爾蒙,以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控制體溫,並保持心臟、大腦和肌肉的正常運作。」陳醫生說:「而甲狀腺結節是非常常見的外科問題,以女性出現較多。」
不過,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沒有症狀,通常是病人在接受例行健康檢查或影像檢查時,偶然發現。但也有小部分病人會有以下症狀:
- 摸到前頸有凸起的腫塊;
- 若結節太大,壓迫到氣管或食道,有機會引起壓迫性症狀,例如病人覺得頸部有異物,甚至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
- 若腫瘤屬惡性並入侵了「喉返神經」(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病人可能會出現聲音沙啞。
![健康-疾病資訊-甲狀腺-結節-腫塊](https://metro.hk/wp-content/uploads/2025/02/圖片-30-1024x684.png)
一旦確診甲狀腺結節,治療方案主要視病理化驗結果,以及腫塊的大小等決定。
陳醫生表示:「例如良性結節,如結節細小又沒有症狀,可以無需即時治療,改為定期做超聲波追踪監察。若結節較大而又有症狀,例如壓迫性症狀或外觀問題,就可能需要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萬一驗出是惡性結節,一般都建議盡快進行手術切除。」
![](https://metro.hk/wp-content/uploads/2025/02/圖片-32-1024x576.png)
除了傳統切除手術,現今也可用超聲波介入方法,進行微創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有機會將結節體積縮小,以達致消除或緩減病徵,並減少復發機會。
「這種射頻消融術是在超聲波引導下,將電極針插入結節內,利用高頻震動的原理於針尖產生60-100℃的高熱,令結節組織壞死,再由身體慢慢吸收。整個手術過程可在局部麻醉或監察麻醉下進行,無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間一般可在一小時內完成,而病人可在即日或翌日出院。」
但要注意,射頻消融術只可用來處理良性實體性結節,而且只能將結節縮小和減低復發,而不能夠令結節完全消失。消融效果未必即時顯現,一般術後三個月可縮小30%-50%,六至十二個月可縮小約70%-85%,最終效果因人而異。詳情可向主診醫生諮詢。
鳴謝:陳永康
外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