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可中學培育拼搏精神 實踐「大我」造福他人

聖馬可中學培育拼搏精神 實踐「大我」造福他人

聖馬可中學擁有悠久的75年歷史,是一所注重傳統價值與創新思維並重的名校。在歷史的積淀中,學校不斷探索創新之路,同時努力保留和傳承著優良的傳統文化。《教育+KK校長室》「津中系列」邀請了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和主持人KK訪問了陳思茵校長,探討學校獨特的拼搏精神。

學校歷史悠久 洋溢創新活力

該校創立於1949年,今年正值其成立75周年校慶。儘管歷史悠久,但學校充滿著青春活力。陳校長形容道:「學校師生團隊皆充滿朝氣和創新精神。」學校舉辦了多項校慶活動,如Homecoming Day、大型音樂會、校園開放日和校友聚會等,展現了同學們的創造力和活力。

深厚文化底蘊 師生關係融洽

學校有濃厚的文化和底蘊,師生關係融洽,許多校友畢業後回校擔任教職,將學校的價值觀和文化代代相承。同時,學生間也傳承著關愛文化,有賴首任校長在創校之初設立社制,以金、木、水、火、土分成五個小隊,讓高年級學生帶領低年級學生,促進師弟師妹之間的交流和互助。這種小隊精神至今仍然延續,即使畢業多年,不同年齡層的校友之間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聖馬可中學-名校-英中-陳思茵5
學校在上世紀50年代設立社制,在當時是前衛做法。

展現拼搏精神 互勉朝向目標

除了文化的傳承,學生們也展現出了強烈的拼搏精神。陳校長表示:「在聖馬可,學習是一種快樂,但也伴隨著挑戰。他們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未來,特別是進入高中階段,他們會全力以赴地在自修室學習,彼此鼓勵,老師也與他們同行。」 憑藉著這份拼搏精神,學生們為自己的未來不懈努力,展現出無限的潛能,學校學業成績優秀,曾出產公開試狀元。

陳校長的教育理念強調刻苦精神,這一理念受到她兒子的啟發。她提到兒子對於喜歡的事情全力以赴,並強調單一領域的發展並不足夠。她說道:「如要全人教育或均衡發展,也要學習一些是你未必喜歡的東西。」她舉例提及自己兒子熱愛音樂卻不喜歡語文的情況,並強調學生應該培養完成自己未必喜歡的事物的能力。她鼓勵學生們不僅要在自己喜歡的事業中全情投入,更應該努力完成所有需要面對的挑戰,「他不一定要拿到100分滿分,但起碼要達到一定的指標,而且你喜歡做的事,更加要將你自己的拼搏精神全情投入,這樣才能真正造福他人。」

聖馬可中學-名校-英中-陳思茵4
學校設有不同活動,讓學生達致全人教育。

對於一些同學可能表示喜歡上學,但不喜歡應對考試,陳校長的回應非常建設性:「我們都必須面對這些事情,所以不如將那些必須但不那麼喜歡的事情『斬件』,提前、細心地準備,逐步消化吸收,減輕煩憂,這樣你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這方面,刻苦精神和責任感是相輔相成的。」

李主席認為應積極應對不喜歡的學科,她以自己為例,求學時期不喜歡數學,但她勇敢面對,透過練習和請教他人,希望取得好成績。陳校長分享自己對數學的看法:「當你深入了解某個事物時,會發現它並不可怕。就像現在我擔任校長,每天都與數字打交道,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會一生與它為伴。」

推動回饋社會 期望榮神益人

陳校長於2022年加入聖馬可中學,正值新冠疫情時期。她對於師生間的互動減少深感關切,因此在學校復常後,積極增加集體活動的時間。她強調了同學之間的互動對校園生活的重要性,表示:「我覺得同學之間的互動是最珍貴,所以我願意多一些互動,希望他們可以享受校園生活。」同時,她希望學生們能夠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應當「榮神益人」,「希望可以做好自己,服務社會,也將這份理念傳播出去,這都是我的心願。」

聖馬可中學-名校-英中-陳思茵3
學校重視基督教教育。

提倡欣賞文化 發掘每人恩賜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自我探索的重要時期,也是需要他人認同的時刻。學校倡導互相欣賞的文化,陳校長強調:「造物主在創造世界時,賜予我們各自的恩賜。因此,若我們能夠欣賞並放大他人的優點和自己的優點,思考如何能貢獻大家的長處,事情就會變得更加順利,收益也會更豐富。相反,如果只看見自己的短處或者只看見別人眼中的缺點,那就不妙了。」為此,在學生活動後設有解說環節,師長希望通過討論過程與學生一起分析活動情況,反映其內心想法,並在自我探索中獲得收穫。陳校長認為:「在娛樂中也能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

聖馬可中學-名校-英中-陳思茵2
學生通過服務學習,回饋社會。

反思教育真諦 實踐「大我」理念

聖馬可中學在教育方面不僅關注課程內容,還開展許多延伸活動,希望學生能走向社區,與不同人群接觸,為他們提供服務並貢獻社會。在宗教方面,學校定期舉行崇拜活動,希望學生和老師一同靜思;課餘活動中穿插信仰元素,鼓勵學生多聆聽福音,培育感恩之心。


幾年前,陳校長對香港的教育體系進行了深思,她希望學生明白他們所做的不僅為了自己,更應為家庭、國家和全球,造福他人。她提出了一個問題:「人生是否僅僅是關乎金錢和名利?」她認為教育的目的正是讓學生思考這個問題,並且鼓勵他們實踐「大我」的理念。這種理念也影響著許多畢業生,例如有校友投身藥物研究,希望能幫助病患人士。

圖片:聖馬可中學提供
撰文:周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