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都有失效時候?電改例子教你認清板塊齊升要素!

國策都有失效時候?電改例子教你認清板塊齊升要素!

滬深300指數年初至5月底錄得超過7%升幅,港股有超過6%的升幅,雖然不及美股但仍可說是稍微一洗過往頹勢,除了因為估值吸引外,國家在年內發布多項國策為市場打好「政策底」可謂功不可沒,年内對港股有顯著作用的政策來說有以下:

  • 《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
  • 關於新形勢下配電網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4〕187號)
  • 《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 《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

新能源發電主題加上政策將發電推上浪尖

以上的政策分別針對內房、能源儲電、數字經濟等產業。當中能源產業的升幅最猛,原因其一,人工智能(AI)作為2023年開始的全球性股市炒作主題,其對電力的需求不僅僅是在訓練階段,而是後續實時運行和推理階段,仍然需要持續處理大量數據,進行複雜計算,這進一步增加了電力需求。

第二,為配合國家的碳中和政策,國家的發電比例中有越來越高的比例由可持續能源組成,尤其是光電、水力發電以及風電。細看年初至今升幅顯著的能源企業,大多在新能源賽道上布局多年,其中潤電(0836)、華能國際(0991)、大唐發電(0991)及華電國際(1071)都有介乎33%至47%的升幅,而表現最好的潤電年初至今升幅接近51%。

主要原因除了是因為目前再生能源的裝機38%,在建和已經成功投標的裝置容量為現有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1.5倍,未來幾年華潤電力將進一步向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靠攏,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同一時間增加電費和淨利率。

華電國際(1071)是另外一間在電改中獲得投資者追捧的股票,主要原因與潤電相同,公司擁有多元化的能源結構,除了風能、太陽能、水能外,還擁有國內少有公司能提供的核能發電,供沿海地區高耗電地區使用。

而近年公司在新能源和傳統能源的結合利用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在風能和太陽能的儲能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提高了整體能源的輸配電效率,在營運效率提升加上貼合國家政策下,其年初截止6月第一週錄得近48%的升幅絕不令人意外。

股票代號名稱累積表現(%)
0836華潤電力50.9
0902華能國際電力股份33.82
0991大唐發電42.28
1071華電國際電力股份47.84
1713四川能投發展30.06
2380中國電力35.19

相較明確而直接的國策支持,獲多種間接措施扶持的產業則效用近年難言理想,以中國的電動車產業為例,主要的電動車廠除了比亞迪(1211)外有單位數的升幅外,其他如小鵬(9868)、理想(2015)和蔚來(9866)等都有超過40%跌幅。

除了因為國內經濟欠佳,以及歐美對電動車加徵懲罰性關稅外,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的不確定性以及缺乏持續性都導致投資者對於行業未來的擔憂​,令股價受壓。對比能源股以電改單一國策而翻身,實在高下立見。


【K.HO】
K.Ho,前全職交易員,擁有十多年投資經驗,現以獨立股評人身份活躍於各大財經平台,善於短線投資操作,其炒股風格重視實際情況講求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