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先鋒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學生做大學級科研

科學教育先鋒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學生做大學級科研

位於將軍澳的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逾十年前開始推行生物科技課程,這所學校可說是STEM教育的先驅者,並且擁有媲美大學水平的科學實驗設施。今集《教育+KK校長室》「直資學校系列」邀請到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和主持人KK,與羅氏基金中學的校長孫嘉俊博士討論中學如何推廣科學教育的議題。

STEM教育先驅者

羅氏基金中學是一所一條龍學校,與保良局轄下的陸慶濤小學「結龍」。這所學校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校長孫嘉俊博士本身就是一位科學博士,他將自己的經驗帶到學校,使其獨具特色。

回顧學校的歷史,生物科技科在學校的十分重要,它帶動了學校在不同領域的發展,包括資優課程、幹細胞科學課程和神經科學課程。孫校長過去在神經科研究方面有所造詣,因此他希望中學生也能夠參與到大學級的研究中去。

初中生學幹細胞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stem-科研-科學教育1
幹細胞研究。

學校在2004年創校時,當年學界未廣泛推行STEM教育,在科學教育上未很多一些創新方式,孫校長表示在前任校長和他當時認為科學教育或生物科技教育是很重要,「我們覺得其實重要的東西就要去做,雖然在學界裡都沒有,但不要緊的,我們就去創立出來。我在醫學院的訓練就是做研究,做研究就是找新的知識,面對困難就找解決方法,所以創校時建立了生物科技科。」

在創校初期,由於學校資源有限,學生和教室設備都很少,孫校長和另一位同事從中一開始建立了這個課程。中一的學生學習不同的生物系統,嘗試改變一些環境因素,例如控制細菌的生長速度;中二的學生學習培養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以及培養老鼠腦內的幹細胞,進行脊椎研究;中三的學生則學習基因工程,例如改變大腸桿菌的基因。

進行大學級實驗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stem-科研-科學教育3
孫校長認為中學生也可以創造新知識。

他解釋,「雖然這些課程聽起來可能有些深奧,但學生們是可以掌握的,只要有一些配套措施,包括教師的教學、實驗室的設備和企業的支持等等。學生有興趣進行的實驗,我們都可以實現。我們的實驗室能夠進行大學級的實驗,儘管可能需要比大學更長的時間。但關鍵是,中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高層次的實驗,他們可以創造新知識,找到一些科學問題的答案,這些問題之前還沒有人知道。」

陳主席表示,直資學校是受公帑資助的學校,政府對學校如何使用公帑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但直資學校有一個特點,就是對公帑運用上有很大彈性,不會硬性規定那筆公帑一定要放多少個百分比。學校可以因應自己的校本需要發展,學校就可以調配一些資源進行。

創立之初遇難關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stem-科研-科學教育4
水耕課堂。

作為STEM教育的先驅者,孫校長回憶創立這樣一門課程並非一帆風順,他說:「首先,改變觀念是一大挑戰。當從無到有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不可能或困難的。作為老師,如果我們在面臨困難時就放棄,那很難要求或教育學生不怕面對困難。因此,我們首先需要讓團隊相信這個方向是正確的,讓大家一起嘗試和發掘。」

第二個困難是與家長的溝通,即使是學生和家長的共識。「最初建立生物科技課程時,並非所有家長都認為這是必要的,所以我們需要贏得各方的支持。」第三個困難是資源問題,如何獲得足夠的資金配置合適的設備,讓學生進行實驗。「這些困難,學校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我們與所有持份者共同努力。」

參加國際科研會議

神經科學研究是一門深奧且具有世界級水平的研究領域。學校團隊曾經懷疑「中學生是否能勝任?」然而,在前任校長的帶領下,教師們運用專業知識,將複雜的概念分解為易於理解的部分。此外,孫校長本身具有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經驗,他帶領中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激發他們的潛力。他認為:「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研究,涉及到設計實驗和運用數據等多方面的思考和技能。如果他們能夠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分享給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他們就能夠體驗到真正的科學家之旅。」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stem-科研-科學教育5
學生參加國際環境保育會議。

學校曾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年度國際會議,包括一些海外頂級神經科學會議,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科學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孫校長表示:「這些會議上的科學家通常都具有博士學位以上的學術背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嘗試向其他科學家提問,讓他們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並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或改進。聆聽和接納別人的意見,並且積極改進自己的工作,這些都是深層次的科學教育,絕對能夠幫助學生成長。」

圖片: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提供
撰文:周僖婷
責任編輯:陳小芝